-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关系
探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关系[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CVA患儿作为观察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为37.21%,对照组MP-IgM阳性率为2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②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③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⑤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⑥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6]。
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在儿童中有逐年增高趋势。MP感染可诱发哮喘,因而近年来MP与哮喘发病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国外已有报道MP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并与哮喘发作及恶化有关,MP感染可诱发哮喘的首次发作或引起已患哮喘患儿的频繁发作[7-8]。
目前,MP诱发CVA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肺炎支原体作为一种特异性抗原因诱发哮喘速发相变态反应(IAR)及哮喘迟发相变态反应(LAR)或双相反应,从而导致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其中LAR是造成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7]。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哮喘形成发展的主要环节,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是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炎性细胞。儿童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①MP本身可作为特异性抗原,通过速发或迟发变态反应,诱导抗体及细胞因子等参与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②MP感染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后,破坏黏膜屏障利于外源性抗原与刺激性配体结合,表现为机体总IgE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以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③MP还可诱导B细胞克隆活化,分泌免疫球蛋白,同时对T细胞也有克隆激活作用[9]。
众所周知,IgE和EOS与哮喘发病有密切关系,有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血清总IgE和EOS明显增高[10]。本观察中发现CVA患者中M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VA组中MP-IgM阳性患者的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CVA组中MP-IgM阴性患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MP感染与CVA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在给CVA患者诊治过程中应考虑到有MP感染的可能,并尽早进行有关MP的相关检测,如合并MP感染时在按哮喘防治指南规范化治疗同时应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才能取得明确的疗效,同样在给MP感染患者治疗时也应考虑是否导致CVA可能[1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3,6:104.
[2]莫楚溪,刘群,莫丙尧,等.东莞市2005~2007年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1883-1884.
[3]郑华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25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50-1151.
[4]李淑敏,杜淑仙,杨英伟.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J].河北医药,2008,30(10):1551.
[5]Daian CM,Wolff AH,Bielory L,et al.The role of atypical organisms in asthma[J].Allergy Asthma Proc,2000,21(2):107-110.
[6]谢怀珍,潘家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8,6(3):306-307.
[7]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31.
[8]孙大宏.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儿童气道敏感性和反应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34):89.
[9] 曾?,曾盛,曾芬柳.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gE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水平的检测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4):400-401.
[10]和新明.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20-21.
[11]原竹林,李俊祥.酮替芬和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61.
(收稿日期:2009-05-19)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