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眩晕31例疗效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手法治疗眩晕31例疗效研究

推拿手法治疗眩晕31例疗效研究【关键词】 推拿;眩晕;疗效 眩晕是患者对位向(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向一侧移动,或者感觉自身旋转、摇晃或上升或下降。根据患者眩晕程度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血压与脉搏常有异常。多数患者主诉的眩晕是头重脚轻、身体发飘、眼花等。重者可摇晃,站立不稳、甚至跌倒、但无定向性偏倒,即每次跌倒无固定方向。眩晕的致病原因临床常见者以风、痰、火、瘀、虚为主要原因。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单纯手法推拿治疗眩晕症3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6~69,平均42.8岁;原发病临床第一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例,美尼尔氏病7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3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未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和抗眩晕药物,部分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B作安慰剂。然后以推拿手法进行治疗,1次/d,个别严重患者上、下午各操作1次,连续推拿5 d为1个疗程。 1.3 推拿手法操作步骤: 1.3.1 头面部:患者取仰卧位。按揉百会、四神聪、头维、四白、攒竹、丝竹空等穴位,每穴操作约1 min。施以开天门(推攒竹)、推坎宫、按揉及运太阳、拿风池等手法,每种手法操作1~2 min。用大鱼际按揉额面部:以眼睛为圆心,自额部起按顺时针至太阳、颧部再绕回至额部,每侧1~3次,再将五指分开,以扫散法、梳理法,先向两侧,再由前向后进行操作,时间1~2 min。最后以指叩法轻叩头部而结束面部操作。 1.3.2 肩背部 患者取俯卧位和坐位。用滚法在颈、肩及背部反复操作10 min,以充分放松局部软组织,然后点按风池、肩井、大椎、天宗等穴位沿双侧膀胧经循行部位,即两侧骸棘肌隆起部,用指按法、揉法、拿法及搓法反复按揉及推拿施术部位,尤其是背俞穴应重点施术,以操作5~10 min为宜。用弹拨手法,重点弹拨颈项部韧带、肌肉,以及两侧肩押骨内侧缘处。配合双手拿肩井,然后以屈肘拨伸法向上牵引颈椎,左右搬伸各1次,但不必听到关节弹响声,最后用拍、散、叩等放松手法结束治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临床痊愈2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病程最短7 d,最长28 d,平均12.06 d。 3 讨论 3.1 病因病机 眩晕的致病原因临床常见者以风、痰、火、瘀、虚为主要原因[1]。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包括心血管内科的高血压病,神经内科的脑血管病、脑A粥样硬化、椎-基底A供血不足,脑外科的脑外伤后遗症,妇科的更年期综合征,五官科的美尼尔综合征、中耳炎等;但也有些是因为体质因素而导致,如轻度贫血、体位突然改变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心理应激(心理紧张)、失眠等引起;另一部分则由环境改变引起,如坐车、坐船等;此外还有一小部分则由中毒引起,如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肺心病、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异常、神经衰弱、体虚、大病后及大出血后等等。 3.2 治疗 老年眩晕症患者以晕为主。他们整天头昏脑胀,下肢无力,走路踉踉跄跄,其症状轻重常与时辰有关。此类病例多见于高血压、脑血管病、大病体虚致阴阳失调者,治疗时以用补肾、健脾、调整阴阳平衡的药物为宜。祖国经络学说认为: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因此整个治疗过程,从头面部开始而重点施术。且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连于肢节”,从而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及皮肉筋脉沟通连络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推拿治疗眩晕奠定了生理基础。中医认为眩晕多系本虚标实证,以内伤为主,尤以肝阳上亢,气血虚损及痰浊中阻最为常见,因此治疗本病应标本兼治,扶正以祛邪。临床上多以点、按、揉、散等手法疏通经络,增强血气运行,尤其是按揉百会、四神聪可升提清阳之气以充脑髓,有画龙点睛之效。再以拿、揉、搓、弹拨等手法平肝潜阳,祛痰化浊,行气活血。最后运用整理手法结束治疗,共奏“补虚泻实”之功[2]。 参 考 文 献 [1] 中山医学院《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编写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742-745. [2] 夏宗奎,李红娟.推拿手法治疗眩晕26例临床观察.按摩与导引,2000,4(94):26.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