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临床及低场MRI研究
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临床及低场MRI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60例(160处)腰椎盘退变同时合并终板骨软骨炎的MRI及其临床表现。结果 60例共累及160处(个)终板,按Modic分型,其中I型98处,占61.3%;Ⅱ型19处,占11.9%;Ⅲ型43处,占26.9%;单个累及9例(15.0%),多发累及51例(85.0%);好发于下腰段。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对病灶显示清晰,能准确分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终板骨软骨炎;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退变中常伴有终板骨软骨炎,是引起下腰痛的原因之一。软骨终板是位于椎体骨质与椎间盘纤维环之间的透明软骨,是椎间盘的重要结构[1,2],腰椎间盘退变可合并终板骨软骨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end?plate osteochondritis)简称“椎体终板炎”,是一种发生于软骨的无菌性炎症[1?4]。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极易漏诊误诊。影像诊断亦不够重视,X线、CT对软骨显示能力有限。腰椎间盘退变中椎体终板炎早期的影像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及时有益的治疗途径[1?4]。笔者对60例该病患者的低场MRI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低场MRI表现及其临床症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经低场MRI检查,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病例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2~80岁,平均49.5岁。临床表现有间歇性腰骶部疼痛,下肢钝痛或放射性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所有病例MRI检查前均行腰椎X线检查,其中31例行腰椎间盘CT扫描。?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立公司(HITACHI AIRIS Ⅱ)0.3T永磁型MR扫描仪,脊柱表面线圈,患者取仰卧位。行矢状位、横断位扫描,个别加扫冠状位。SE序列T1加权(IR 400 ms IE 25 ms),FSE序列T2加权(TR 4000 ms TE 125 ms);矢状面层厚5 mm,间距0.5 mm;横断面层厚5 mm,间距1 mm。其中8例静脉注入Gd?DTPA(0.1 mmol/kg)做增强扫描,再行矢状面、轴面及冠状面T?1WI扫描。?
2 结果?
60例患者的X线表现腰椎正侧位片提示椎体上下面骨质硬化18例(30.0%);31例患者行L?3~S?1椎间盘CT平扫,其中16例(51.6%)提示椎体面骨质硬化;8例(25.8%)提示椎体面毛糙欠光整。60例患者低场MRI表现按Modic分型分3型:Ⅰ型T?1WI低信号,T?2WI高信;Ⅱ型T?1WI高信号,T?2WI中等或稍高信号;Ⅲ型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病变共累及终板160处,其中Ⅰ型98处(61.3%);Ⅱ型19处(11.9%);Ⅲ型43处(26.9%);单个累及9例(15.0%),多发累及51例(85.0%)。?
L?1~S?1椎体终板均并发病,L?1椎下缘受累6例(10.0%);L?2椎上缘7例(11.7%);下缘11例(18.3%);L?3椎上缘12例(20.0%),下缘21例(35.0%);L?4椎上缘20例(33.3%),下缘30例(50.0%);L?5椎上缘31例(51.7%),下缘38例(63.3%);S?1椎36例(60.0%),8例Ⅰ型患者增强扫描T?1WI轻度?中度均匀强化。60例均伴有椎间盘变性突出;椎管狭窄56例(93.3%);骨质增生58例(96.7%),许莫氏结节19例(31.7%);骨质疏松28例(46.7%);脊柱不稳26例(43.3%);黄韧带肥厚25例(41.7%)。?
3 讨论?
腰椎间盘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软骨终板组织学上为薄的透明软骨,在发育期,它是椎体上下面的骺核,椎体高度的增长与其密切相关,生长完成后,骺核停止骨化,留下了这层软骨板,即终板[1?4]。其在椎上、下各1个,平均厚约为1 mm,为一扁圆盘状结构,其周缘较厚,中央较薄,且前缘薄于后缘,两侧厚度基本一致,在T?2WI呈稍低信号,在T?1WI、尤其抑脂梯度小角度激发上呈稍高信号。它的作用是承受压力、保护椎体,只要软骨终板保持完整,椎体一般不会因压力而产生骨质吸收现象[1?6]。软骨终板是一个多成分的组织系统,具有防止髓核突入椎体、控制椎间盘营养渗透和承接缓冲负荷的作用,既与椎间盘共同担负脊柱的活动和承受功能,又可维持椎间盘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联[5、6];儿童和青少年的软骨终板由透明软骨组成,成年退变时转变为钙化的软骨和骨。形态学改变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脑心通治疗血瘀诸症临床观察.doc
-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严重病变临床观察.doc
- 脑心通胶囊对300例老年眩晕症患者疗效观察.doc
- 脑心通胶囊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病疗效观察.doc
- 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研究.doc
-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中风70例临床验证.doc
- 脑心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其作用机制.doc
- 脑损伤后颈内动脉闭塞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探析研究.doc
-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护理体会.doc
- 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研究.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