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观察.docVIP

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观察

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斜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局部麻醉后手术,而实验组则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加用芬太尼后手术。术中观察收缩压、心率、呼吸、镇静评分、患者合作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及术中眼心反射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实验组仅术中10 min的收缩压、心率升高;对照组术中各时点均显著升高;实验组呼吸频率下降。术中实验组镇静评分、合作度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疼痛评分、躁动、呻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眼心反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术后4 h疼痛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8 h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结论 芬太尼联合局部麻醉能够提高斜视矫正术中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安全有效。? 【关键词】斜视手术; 芬太尼; 局部麻醉 目前大部分成年患者和青少年的斜视手术为局部麻醉。虽然手术时间较短,但患者多处于紧张焦虑和镇痛不全的状态[1],此类患者术中、术后患者的反应均较重;而且由于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欠佳,导致术后斜视的矫正不良现象亦存在。本院眼科在2005年3月~2007年12月期间,采用局部麻醉基础上联合芬太尼后手术,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入选条件 选择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本院眼科斜视(含斜肌或直肌)矫正术患者,年龄12~60岁,共69例,男37例,女32例。入院后按入院顺序抽取随机分组号码,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所有患者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建立静脉通道后,常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 L/min。术眼结膜囊滴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两次(间隔2 min)。术中在术区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后进行手术。实验组则在常规术区消毒的同时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0.05~0.1 mg(通常手术前5 min给药)。 1.3 主要指标的记录与测定 1.3.1 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 分别记两组患者手术前2 min(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术毕时(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测健眼眼压(IOP)。 1.3.2 Ramsay镇静评分[2] 1分,患者焦虑(或激动不安);2分,患者平静合作,具有定向力;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患者入睡,大声呼唤反应敏捷;5分,患者入睡,大声呼唤反应迟钝;6分,入睡,对刺激无反应。分别于手术开始时、术中10 min、20 min、30 min进行4次术中镇静评分。并于术毕记录镇静评分。 1.3.3 合作度评分 由术者评定,5~1分(非常合作~非常不合作),4分以上为良好。 1.3.4 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5~1分(非常满意~非常不满意),4分以上为良好。 1.3.5 术中VAS疼痛评分[3]及术后2、4、8 h两组疼痛随时间变化的差异。术中VAS评分在术后回忆记录。 1.3.6 术中镇痛效果 显效:为无任何疼痛,安静全身放松;有效:术中感到轻微眼痛可忍受,肢体轻微扭动;无效:疼痛难忍,四肢紧张,烦躁,高声喊叫。 1.3.7 术中不良反应:包括眼心反射、低氧血症、躁动、呻吟及恶心呕吐等。 1.3.8 术后不良反应: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为 SPSS 11.0。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收缩压、心率、呼吸、疼痛评分以及Ramsay评分的变化趋势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组内各时间点与基础值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时间点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合作度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法;对两组各种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眼压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眼压的时相变化趋势不同(P0.05),实验组的时相变化趋势较平稳。对照组眼压T1与T?0比较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眼压T1与T?0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评分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各评分的变化,见表3。实验组术中10、20、30 min 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术中、术后2、4 h VAS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 实验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