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泄泻临床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慢性泄泻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慢性泄泻临床观察(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桥西岳阳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对慢性泄泻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门诊75例患者为对象,主穴选用天枢,关元、足三里、中脘、脾腧、大肠腧;脾虚型加太白、阴陵泉、重灸神阙;肾阳虚加肾腧、三阴交、重灸命门;肝脾不和加行间、肝腧、太冲。结果:痊愈30例(40%),有效27例(36%),好转15例(20%),无效3例(4%),总有效率96%。结论:针灸是治疗慢性泄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针灸;慢性泄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7-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门诊75例患者中,男49例,女26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3年以内14例,3~5年55例,6年以上6例。脾虚型36例(腹泻反复发作,大便稀薄,大便次数日2~3次或6~10次不等,便内有食物残渣,腹部隐痛,腹胀肠鸣食欲差,进食不慎或受寒后症状加重,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肾阳虚型23例(黎明前出现脐腹作痛,阵痛或隐痛,痛即腹泻,泻后则安,小腹冷感,大便稀薄或完谷不化,腹部喜温喜按。常感腰背酸痛,怯寒怕冷,四肢不温,夜尿多,面色无华,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肝脾不和型16例(呕吐吞酸,情绪波动时泄泻加重,泻必腹痛,泻后痛减,干呕泛恶,嗳气太息,咽中如梗塞状,胸胁胀痛,烦闷不舒,口苦,舌边尖红,苔薄腻,脉弦)。 1.2治疗方法处方:主穴为天枢,关元、足三里、中脘、脾腧、大肠腧;脾虚型加太白、阴陵泉、重灸神阙;肾阳虚加肾腧、三阴交、重灸命门;肝脾不和加行间、肝腧、太冲。操作:脾虚型针刺用补法,留针30分,并灸神阙10分钟,嘱患者家属回家后再给病人灸一次神阙。肾阳虚型针刺用补法,留针30分,针后加灸命门10分钟,回家再灸一次命门。肝脾不和型太冲,肝腧用泻法,脾腧用补法,其余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分。以上操作10次为一个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周,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疗效标准75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后,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但遇寒或情绪紧张时,仍有腹泻症状;好转: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前后无变化。 1.4治疗结果痊愈30例(40%),有效27例(36%),好转15例(20%),无效3例(4%),总有效率96%。其中1疗程痊愈者5例,2疗程痊愈者10例,3疗程痊愈者18例,无效3例为病程较长,均超过6年以上。 2典型病例 牟某,男,51岁。于2007年9月24日初诊,诉泄泻反复发作已有4年。大便日3~7次,便质稀薄,或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量不多,便中无脓血,腹部隐痛肠鸣。近来饮食减少,进食不慎或受寒后症状加重,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曾作钡灌肠,结果为:结肠充盈良好,外形较细,肠袋变浅,尤以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明显,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西医诊为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虚型),治宜健脾利湿止泻,取天枢,关元、足三里、中脘、脾腧、太白、阴陵泉、大肠腧;针用补法,每日1次,留针30分。并用艾条灸神阙穴十分钟,以皮肤温热为度,回家后嘱自用艾条灸神阙穴一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精神佳,食欲好转,疾病痊愈。 刘某,女,49岁,于2008年1月6日初诊,诉泄泻反复发作2年,大便日2~5次,便质稀薄,气味酸臭,情绪波动时泄泻加重,泻必腹痛,泻后痛减,平时呕吐吞酸,干呕泛恶,嗳气太息,咽中如梗塞状,胸胁胀痛,烦闷不舒。近来和家人生气泄泻加重,口苦,舌边尖红,苔薄腻,脉弦。曾作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变形,前壁可见溃疡及糜烂,球后未见异常。钡灌肠示粘膜粗乱或有细颗粒变化,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西医诊断为十二场球部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肝脾不和型),治宜抑肝扶脾止泻。取天枢,关元、足三里、中脘、脾腧、大肠腧、行间、肝腧、太冲。肝腧,太冲用泻法,脾腧用补法,其余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分。每日一次。连续两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疾病痊愈。 3讨论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邪入侵,或情致抑郁,损伤脾胃,酿湿生热下注大肠,日久正气损伤所致,属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病变,故所选中院乃胃之募穴,天枢乃大肠之募穴,关元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是调胃腑要穴。有健脾和胃之功,又能治大小肠疾患。太白为脾经原穴,有健脾和胃化湿之功。上述腧穴合用有补益脾胃,益气固肠,调理胃肠气机之效。脾腧,肾腧、大肠腧为脏腑背腧穴。可调整相应脏腑之功能,针灸此三穴可达健脾温肾,调肠之功。同时我们对肝腧,太冲采用泻法,以达到抑木扶土之功效。针用补法加灸可温补脾土,加强水谷运化。神阙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