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临海住房和城乡建设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公示
(一)总则
1、规划期限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与《临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相协调,期限暂定为2012-2020年。
2、规划范围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范围与《临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范围一致,适用范围为整个临海市域范围,陆域面积约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819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地区为历史城区范围,面积为2.67平方公里。
3、规划目标
(1)基于新形势下的文化遗产价值认定标准,拓展认知,深入挖掘临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与内涵;
(2)明确保护内容,构建系统合理的保护框架;
(3)科学研究保护与利用策略;
(4)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片区提出综合性的保护控制措施。
3、规划原则
(1)科学保护、依法保护的原则;
(2)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4)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保护的原则;
(5)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4、保护框架
临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共分三个保护层次,分别为历史文化名城层次、历史文化街区层次,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层次。此外,本次规划还增加了市域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部分的工作内容。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临海作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浙东交通与海防要地
(2)山海之会、壮观秀丽的自然人文景观
(3)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台州府城墙
(4)融山水城一体的江南府城
(5)人文鼎盛的“小邹鲁”与丰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市域的保护
1、市域的保护结构
市域的整体保护结构为“两山两江、一城两线、六片七点”。“两山两江”指括苍山、大雷山,灵江水系和洞港水系;“一城两线”指台州府城、浙东水陆交通系统文化线路片段和明代抗倭防御体系片段;“六片七点”指六片文化遗产聚集区、七个历史村镇。
2、市域的保护内容
市域的保护内容包括自然山体的保护、河湖水系的保护、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历史村镇的保护、浙东水陆交通系统文化线路片段的保护、明代抗倭防御体系片段的保护、文化遗产聚集区的保护等部分。
3、总体层面的规划要求
(1)坚持贯彻《临海市域总体规划(2007-2020)》对于临海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沿海中部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深入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强化对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和城市形态的研究。
(2)贯彻落实城市主要向东北、部分跨江向南发展,形成“一城五组团”的新旧区协同发展的模式,强化“二带四景”的景观特色结构,突出城市特色。
(3)进一步明确古城片区定位,主要承担旅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贯彻“控制、疏散、重构”方针,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外迁大中型行政、教育、医疗等职能至大洋片区,形成新的行政、商贸中心,历史城区内部形成旅游服务和生活居住的主要职能。
(4)严格控制古城片区中东部次新区的建筑风貌、高度、体量和色彩,与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相协调。
(5)强化主城区各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古城片区的道路组织,适度提升府城周边道路级别,分流过境交通;搬迁古城内吸引较大交通流量的单位,包括重要行政、大型医疗、中学等,减缓古城内部交通压力。
(6)加强历史城区的市政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和居住生活环境的品质。
(四)历史城区的保护
1、历史城区保护范围的划定
历史城区保护范围以台州府城为核心,具体边界为北至北固山北侧边界,西至灵江东岸,南至灵江北岸,东至钱暄路、灵江路西侧道路红线以及崇和广场西部,面积为2.67平方公里。
此外,规划在历史城区以外灵江西南岸划定环境协调区,东至花鼓山、灵岩山,北至灵江,西南至凤凰山,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2、历史城区的保护结构
历史城区保护结构为“两山两水、两轴两环、水陆双网”,其中:
(1)两山两水:指以北固山、巾山、灵江、东湖为代表的古城山水形胜。其中巾山、东湖作为文化景观进行重点保护。
(2)两轴两环:两轴指以府前街、紫阳街为代表的古城轴线以及沿轴线分布的重要传统公共设施。两环指明代台州府城及宋代子城城垣轮廓。
(3)水陆双网:指由古城传统街巷以及河道水系组成的古城水陆交通网络。
3、历史城区的保护内容
历史城区的保护内容包括山水形胜的保护、城垣形制的保护、传统城市结构的保护、传统街巷的保护、景观视廊的保护、河道水系的保护、文化景观的保护等部分。
4、地块保护整治模式
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地块保护整治应遵循“全面保护、合理保留、重点整治、局部更新”的方针,分别按照保护、保留、整治、更新四类模式进行。
5、建筑高度控制
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应遵循“整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生物多样性.PDF
- 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全国石榴生产与-郑州果树研究所.DOC
- 中国地理分组报告江苏.PPT
-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生工作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DOC
- 中国地质图集评述-中国地质调查局.PDF
-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第四纪研究.PDF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试验中心物质结构试验室-仪器信息网.PPT
- 中国古代艺术黄聪芳定稿-萧山三中.PPT
- 中国大陆关联申报及同期资料新制对台资企业之冲击勤业众信联合.PDF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春季.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