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
【摘要】本文围绕教学环节优化这个论述主题,从避免生硬过渡、简化过渡手续、强化思维衔接三方面探讨教学环节优化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环节 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99-01
课堂教学环节的切换与衔接属于教学细节,细节处理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智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环节切换没有深刻认识,其操作方式存在很多问题,不是生硬过渡就是纠缠不清,学生感觉别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有环节切换优化意识,提高教学环节切换质量与效率,追求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的效果,这对理顺教学秩序和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避免生硬过渡
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较多,导入、检查预习、初读感知、分析文本、组织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赏析语言、课堂训练、课堂评价等,都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环节。教师在切换教学环节时切忌太过生硬,避免给学生机械与堆砌的感觉。教师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或给出过渡语,或引导学生进入自然操作,尽量减少学生不适感,提高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在《石榴》(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学中,倘若教师在课堂导入结束后就直接范读,会导致学生手忙脚乱地翻看文本;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倘若教师利用多媒体直接展示课堂训练内容,学生必然会翻箱倒柜地找训练本,课堂又是一阵骚乱。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过渡环节,导入后,可设计过渡语:“这篇文章的语言真的很美,让老师读一遍,请大家体会一下。”教师展开范读。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继续过渡:“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不妨来做做训练,检验一下学习成效。”学生便可快速进入课堂训练环节。
可见,即使教学环节一样,但如果切换过于直接急切,没有过渡语,学生便来不及启动思维,因而手忙脚乱;而如果过渡比较自然,给学生以明确指示,便能促使学生思维顺利接轨,课堂教学则会更为和谐。
二、简化过渡手续
课堂教学环节过渡需要设计过渡语,但也不能走极端,如果过渡语太多,也会显得臃肿累赘。有的教师喜欢用设疑方式展开过渡,为设计合理疑问,作出很多陈述,甚至不惜增加许多材料内容,为设疑作铺垫,这未免多余了,反而有喧宾夺主之嫌。因此,教师要注意对环节切换进行精心设计,精选过渡语。
教学环节转换需要缓冲,但缓冲过大,也会让人感觉繁琐。如《海燕》(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堂教学环节转换,有一位教师这样设计:“这是一篇散文诗,语言运用堪称经典,整篇文章显得气势磅礴,富有战斗力,每一个人读过都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特别是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给文章增加了深度和厚度,朗读时需要读出其深刻思想内涵。朗诵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声音大不算有感情,需要增加内质力量。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希望大家踊跃参与。”学生听教师讲完都面露难色,主动要求朗读的没有几个人,课堂教学陷入尴尬中。
教师给出这么多过渡启示,为什么启而不发呢?并不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是教师过渡语设计得太过繁杂,将简单的环节复杂化了。学生本来想主动参与朗读的,被教师大肆渲染之后,感觉难度在加大,产生了畏惧感。教师讲的内容没有错,但正是这种绕弯子,将学生绕迷糊了,不知该从何处切入了。过渡不是设置障碍,一旦阻碍学生思?S,对教学只能起破坏作用了。
三、强化思维衔接
在切换语文课堂环节时,教师不仅要考量过渡语的设计,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衔接。课堂教学由众多环节组成,但其整体属性是鲜明的;学生学习思维有连贯性,课堂教学环节转换时,正是学生思维拐点之处。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思维特征,适时给出引导,帮助学生深度思考,以提高其思维品质。
《苏州园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是一篇说明文,第一课时有导入、作者介绍、苏州园林介绍、朗读课文、分析说明顺序等教学环节。教师这样切换教学环节:“我们通过多媒体观看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请跟随叶圣陶先生去欣赏诗情画意的园林吧。大家先说说作者,再说说你印象中的苏州园林。”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查看相关资料,找作者介绍,很多学生都去过苏州,话题自然多起来。教师继续过渡:“苏州园林真是太美了,看看叶圣陶先生是如何介绍的,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看能不能听出其中的门道来。”课堂教学不断推进,学生学习非常活跃。
教师在教学环节切换时,能够充分观照学生思维认知,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认知自然建构,学习呈现连贯性。
教学环节过渡有诸多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选择与优化意识。不管教学经验多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要追求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这样不仅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的整体性,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4T-中医护理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督灸.pdf VIP
- 2025年秋小升初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一)(统编版) .pdf VIP
- 施必牢丝锥使用介绍.pdf VIP
- 外教社2023新世纪英专本科生系列(修订版):英语阅读 第1册 Unit 4 PPT课件.pptx VIP
- 小英雄雨来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docx
- 免疫云-接种端培训20240222.pptx VIP
- 中建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细则(2021年).docx VIP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独立,是摆脱依赖还是建立新的依恋,以了解世界,洞悉自己” 导写及范文.docx VIP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