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学校母语教育的限制:
回歸語言保存的基礎:
以家庭、社區為主的母語世代傳承
張學謙((
摘要
本文從挽救語言流失(RLS)的理論出發,嘗試指出將學校母語教育視為母語復振“萬靈丹”的限制,並提出回歸家庭、社區的母語世代傳承以為解決之道。學校母語教育雖然有助於母語保存,但是單靠學校是不夠的。本文認為家庭-社區的強化才是母語永續生存的核心機制。因此,所有保存母語的活動,最後一定得集中在保存及維護母語在家庭、社區的使用。本文主張由下而上的草根性運動,強調自我掌控私人語言的使用,以自我增權的方式維持母語。文中提出建立家庭、社區母語薰陶環境的具體建議﹕“一人一語”、“一地一語”、母語薰陶營、師徒制培養母語人才、社區語言方案小組、社區母語幼稚園等。
關鍵詞﹕家庭、社區、母語教育、語言復振
回歸語言保存的基礎:
以家庭、社區為主的母語世代傳承
張學謙
1.前言
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語言文化無法銜接是弱勢族群普遍的經驗。一位Apache小孩所寫的詩就表達了弱勢族群對學校排除族群語言文化的傷心無奈(Cazden Dickenson 1981: 457-8)﹕
你曾經因為學校感覺傷心嗎?
我曾經,因為我從學校學了一大堆話,
不過那都不是我的語言。
事實上,這首詩所描寫的現象也適用於台灣的語言教育。台灣過去的語言教育視本土母語為學習國語的障礙,因此推行獨尊國語、壓制本土母語的單語教育政策。結果各族群的學生學會了國語,卻喪失其母語。近年來台灣各族群母語流失日益嚴重,本土母語教育於是成為母語復興運動的主要訴求。母語教育權的訴求並沒有立即得到教育當局的回應。最初的政策回應是取消過去壓制本土語言的命令;然後,才象徵性的在『鄉土教學活動』中安插母語教育的時間(一星期不到十分鐘);最後,經過不斷的爭取教育部才決定將本土語言列為『九年一貫』的必選課程(一星期一節母語課)。
當語言大量流失,成為瀕危語言時,母語不在家庭社區使用,學校常被視為母語傳授的主要場所。問題是﹕單靠學校的母語教育是否能挽救本土語言的流失?母語教育的確重要,大衛.克里斯托2001/4/4)提出『族語教學不能只在學校進行而已,族語的學習應從家庭和社區開始並且透過學校再教育,呼籲家長在家庭和社區中盡量教導孩子說族語促使社區部落之族人之重視,結合地方精英,教會人士和各階層的力量營造一個良好的族語學習與使用環境。』本文的目的即在提供族語家庭化和部落化的理論基礎,並提出建立家庭、社區母語薰陶環境的具體建議。
2.『挽救語言流失』的理論
Fishman(1991)透過深入分析描寫世界上主要的語言運動,提出『挽救語言流失』理論(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 RLS )。他以『世代失調分級表』(Graded Intergenerational Disruption Scale, GIDS)來記錄語言流失或保存的情形,同時提出促進語言保存的相關建議。如表一所示,『世代失調分級表』將挽救語言流失的分為八個階段。世代失調的嚴重程度和其級數成正比。
如表一所示RLS 的理論主要是達成雙言社會及超越雙言社會這二大部分。第八階段到第五階段是追求雙言社會的建立。這個時期強調:自立自救、 要事先辦以及兩代間語言文化傳承的聯繫(Fishman 1991:396)。少數民族通常無權無勢,又很欠缺資源。所以對少數民族來說,自立自救是語言流失的時候,保存社會語言穩定唯一可靠的方法(Fishman 1991:396)。
意識重建了後,進入第八階段。第8級是瀕臨絕種的階段,只有少數的長者會說母語。這個階段的重點是重建本族語的規範。主要是語言學的工作,譬如文法、字典、語音、語意、成語、俗語的整理。記錄瀕臨滅種語言的工作相當重要,美國語言學會就曾發表“需要記錄語言多樣化”的政策聲明,鼓勵語言學家積極從事瀕臨絕種語言的記錄工作(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1996: 181-182)。但是如果想超越這個階段,單靠語言學者並不夠。因為要是沒有動員、組織,這個階段的結果可能只是增加幾篇語言學的論文而已。
第七階段的語言還有的中年和老年的母語使用者,不過他們都已經超過生兒育女的年齡,又沒有教導小孩說母語。因為還有部分的母語使用者,這個階段有時會讓人誤認母語保存沒有問題。事實上,這些母語使用者可能只是最後的母語說話者,如果不加注意的話,不用一個世代,就會瀕臨絕種。這個階段需要連結母語和一般家庭、日常生活和兒童的社會化過程,具體的做法可以參考毛利人和夏威夷人“語言巢”(language nest)方案,提供學前兒童母語薰陶的幼稚園教育(Fishman 1991,張學謙 1996)。
表一.『世代失調分級表』(Fishman 1991:395)
1. 較高層次的教育、工作、大眾傳播媒体以及高層的政府運作;
2. 地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