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医疗事故的鉴识与纠纷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pdfVIP

常见医疗事故的鉴识与纠纷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纠纷,在英文中有两个对应的单词 ,分 别 指 “争 执不下的事情”和 “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两个解释,前一个解释 较为确切 。有纠纷,必然存在争执 。发生争执必然有两个或两个 以 上 的人存在,争执的事情肯定与两方或多方的利益、观点、言语、 行为等相关联。一个人的内心思想的斗争,不叫纠纷;人与动物、 人与 自然界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也不能叫纠纷。纠纷只有在人类 社会才存在,并且发生于人与人的交往或相互关系之中,纠纷普遍 存在,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 医患纠纷,顾名思义,是泛指患方与围绕医疗服务而发生关系 的医方之间发生的一切纠纷。 这里用的是 “医方”与 “患方 ”,而没有用医院、医务人员或 病人 。这是因为从现有法律 、法规上看 ,只有 《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 (简称 《条例》,下同)明确了医疗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 动 。 《条例》第七条首次提到 “医疗服务”这一概念,明确了医疗 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医学专家提供的技术性、专业性、经验性很强的 服务活动。从 《条例》第二条可知,这种专门化服务的提供方是医 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这里简称为 “医方”。《条例》将 《办法 》 中 “病员”的称谓改为 “患者”。这是因为过去 “医疗”指的是治 病 ,接受这种服务的人 自然是患了某种疾病的病人。但随着医学科 学的发展,现在固然绝大多数人是因为治疗疾病而前往医疗机构就 医,但也有许多人是出于预防疾病 、保健 以及美容的需求前往医疗 第 4 页 机构就诊, “医疗 ”这一概念 的内涵 已大大扩展,接受医疗服务的 主体不仅可能包括病员,也包括生育婴儿的孕妇、为预防疾病而进 行体检的人员,以及因保健、美容等其他需求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 自然人。所 以,采用 “病员”一词并不准确,而 “患者”则既能包 括病员也能包括出于预防疾病 、保健 以及美容的需求前往医疗机构 就诊 的自然人,因此 《条例》采用了 “患者”一词。由于患者可能 因病或医疗事故而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此时他就不可能作 出独立 的意思表示 ,需要 由患者的亲属 、朋友代为行使其合法权利 。另 外,有些时候 由于公费医疗、医疗保险等原因,患者所在单位、人 寿保险部门也可能因医疗服务而与医方发生纠纷。为此,这里将患 者或其亲属、朋友或其所在单位,有时还包括人寿保险部门,统称 为 “患 方 ”。 医患纠纷应具有 以下特点: 医患纠纷是社会生活 中形形色色纠纷 中的一种 ,其主体 限 定在医方与患方。 “患方 ”比较好理解,即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及其家属、朋友或 单位 。而医方包括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由于医疗活动关系到人们 的生命健康, “若欠缺医师的医学判断及其技术,则对人体会有危 害”,因此对医疗服务市场国家有严格的资格条件限制,实行执业 资格制度。医疗机构及执业医师的国家认可制度在法律上对医疗机 构及医师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权予以保障,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市 场屏障。对能否成为合法 的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要依据现行的法 律、法规进行判断。目前,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 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 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文件。 医患纠纷的客体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医患纠纷 的客体是指医患关系主体 的权利和义务所指 向的对 象,即人身权和财产权 。这里所说的人身权、财产权,既包括患方 的人身权、财产权,也包括医方的人身权、财产权 。人身权分为人 格权与身份权。具体细分情况见下图: 第 5 页 医患关系的主体 即医患双方对客体的期盼存在一致 的地方,那 就是都希望通过医疗活动来预防、治愈患者的疾病、延长患者的寿 命,使患者在有生之年活得更健康、更美丽。一旦患方认为医方的 行为有可能违反这一初衷,纠纷便可能产生。一般而言,医方在医 患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医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