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用爱托起大山里朝阳.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爱托起大山里的朝阳 有着“水车王国”之称的遵义县毛石镇,坐落在遵义县西北,是遵义县偏远山区镇乡之一。 这里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山高水远,交通欠发达,经济滞后,文化落后,人们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刀耕火种,土里刨食还是人们最主要的劳作方式。 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树木葱茏,绿荫如织,空气像被过滤似的明净清新。 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溪水潺潺,水车连绵不断,放眼望去,蔚为壮观。小桥流水人家尽收眼里,山水田园风光独具魅力。 这里自然风景一片旖旎,身临其境,定会让你怡然自得,被它神奇的美丽所陶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乐而忘返。 夏季,沿河岸边,那一架架古老的水车,昼夜不停地转动着疲惫的身躯,发出嘶哑的叹息,把河流岸边的稻田浇灌。水车的辛劳,使得骄阳炙烤下的秧苗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朝看旭日东升,那冉冉升起的圆圆的绯红,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使这里的人们对生活充满了希冀。 暮观日落西沉,是大山馈赠的礼物,是大山对人们真挚的厚爱,成为山区人民最惬意的享受。 古盐道,那狭窄而整齐的石板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地伸向远方,印证了山区人民的勤劳、朴实。 红军坟,静静地矗立在葱茏的绿荫里,见证着当年红军经过此地时在这一片热土上洒下了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红军在此长眠安息于地下,红军精神在这里永放光芒,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辈辈坚强不屈地改造着自己深爱的这片热土,改变着她昔日沧桑的容颜。 大山的深沉与厚重,让这里的人们意志坚韧,敢于吃苦,乐于耐劳,并养成了勤劳善良的美好品格。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是这里的一道美丽的画卷。交通不便,经济滞后,传统农业,是大山对人们的考验。经过一代代的努力,这些,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风雨磨砺中,铸就了山区人们挺直的脊梁,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使他们铁骨铮铮,坚强不屈,永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自强不息、坚忍不拔是大山赐予山区人民的精神支柱与无限的动力,使他们从中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一代代与自然条件的相处对抗中,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他们内心深处的呐喊声是不怕自然条件艰苦,只怕无知。条件可以改变,而无知却会令人苦一辈子。他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内涵深有体会,一个人没有经过文化知识的洗礼与陶冶,那是多么的悲哀,是他终身的遗憾。这样的感触越往上一代追溯,人们的体会就越深越强烈。一个地方不发展教育,那是多么的愚昧,这是大山深处人们的肺腑之言,是经过这里几代人在与大自然的奋斗中凝聚的心声。所以他们对教育十分关注与重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万分支持与帮助。 这里的教师,大都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他们更加懂得教育对家乡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加快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一代又一代家乡人的素质逐步提高,才能尽快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家乡,首先得改造人。因为人起着改变家乡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人的思想改变了,人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加快改变家乡的步伐,才能真正使家乡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在这样一个信念的支撑下,他们明白教育在这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教书育人的深远意义。更加清楚自己肩负的重担与责任。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办好家乡人民的教育,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对家乡教育的关心与重托。他们甘为人梯,扶持着家乡的一个个孩子努力向知识的阶梯攀登;他们乐当红烛,照亮家乡孩子渴求知识之路。让家乡的孩子年少时能勤耕苦读,孜孜以求,长大后能乘着知识的翅膀飞出大山,见识山外变化多姿的精彩的世界,从此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生轨迹,向更高远的人生目标去冲刺、去拼搏、去奋斗。他们有了本事和能力后,又能支持家乡各方面的发展,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为家乡争光添彩。那就是教师的骄傲,人民的自豪,也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共同的夙愿。 正因为有了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支持,教师们在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与殷殷企盼,才使得这片充满激情的热土上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逐步向前迈进,努力缩短与大山外面有着优越条件的地方之间的教育差距,甚至有所超越。 2011年,在毛石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努力下,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下,特地成立了毛石镇教育发展促进会。教育发展促进会的成立,让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民看到了教育的繁荣与希望,使教师倍受鼓舞,充满信心,劲头十足,更加坚定教育的信念,在教育之路上默默无闻地迈着坚实的脚步,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满腔的热血谱写家乡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开创家乡教育事业的新局面。让家乡的孩子能在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茁壮成长,在老师们呕心沥血的教导下获取真知,插上知识的翅膀在长空搏击,使之长大后不辜负家乡父老的重望,有朝一日会事业有成,成为建设家乡的栋梁之才。 身处大山深处的教师,被大山所薰陶、感染,具有像大山一样包容的性格,拥有像大山一样厚重而热烈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