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名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编  证据部分 第 3 页 关于健全刑事证据法制 的问题 陈光中 内容摘要  作者认为 ,必须尽快完善我 国刑事证据法制 ,这是 推进审判方式改革 的要求 ,是完善 陪审团制度 的需要 ,是与 国际司 法准则接轨 的需要 。刑事证据立法必须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 导 ,必须体现司法公正 ,服务于司法公正 ,要讲求效率 。选择何种 证据立法模式应认真研 究 。关于刑事证 明标准 ,我 国 “犯罪事实清 楚 ,证据确实充分 ”的证 明标准高于西方 国家 的刑事证 明标准 ,更 具有人权保障价值 ,应予坚持 。 一 、健 全 刑 事 证 据 法 制 的必 要 性 和 模 式 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 中,加强证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 第 4 页 立法 ,完善刑事证据法制和其他诉讼证据法制 ,已经成为我 国法制 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了。 我 国法律秉承大 陆法系 的传统 ,在各诉讼法典 内以专 章对证据 问题作 出规定 ,公安司法机关还根据司法实践 的需要就证据 问题制 定 了一系列司法解释 ,但 总体上却远未形成系统完备而又先进 的证 据制度体系 。现有 的证据立法存在粗疏 、缺 乏操作性等缺 陷 , 《刑 事诉讼法 》 中 “证据 ”一章 只有 条 ,刑事证据制度 中的一系列重 要 问题 ,立法都没有作 出具体 、明确 的规定 ,甚至根本没有作 出规 定 。 我 国的刑事证据立法 的明显滞后 ,促使许多学者和实践部 门专 家 一 再 呼 吁完 善证 据 立 法 。这 首 先 是推 进 审判 方 式 改革 的必 然 要 求 。 年 修 改 《刑事 诉 讼 法 》所 启动 的我 国审判 方 式 改革 ,基 本上是在 原有职权主义模 式 的基础上吸收 、借鉴 当事人主义诉讼制 度 的合理 因素而展开 的 。审判方式 的改革方 向,在于强化 当事人 的 诉讼权利 ,调动控辩双方 的积极性 ,试 图在维护秩序和保 障人权方 面 取 得平 衡 ,这 就 要 求对 法庭 上 的举 证 、质 证 活动 予 以引导 和 规 制 ,对法 官采纳 、评判证据 予 以明确地规范和 限定 ,以保证诉讼活 动 公正 、顺利地进 行 。但证据制度 的配套 改革却 明显滞后 ,减弱 了 诉讼程序 改革 的效果 ,阻碍 了诉讼程序进 一步改革 的步履 。不解 决 好这一 问题 ,刑事诉讼方式改革就不能取得真正 的成功 。 完善我 国的刑事证据立法 ,也是完善我 国陪审制度 的需要 。陪 审制度是 司法 民主 的重要表现 ,体现 了人 民参与司法 、监督司法 。 但 是陪审员是非职业法 官 ,法律知识 比较少 ,他们参与案件事实裁 判 ,比职业法官更 需要具体 的证据规则 ,以便他们在法庭 审理和参 加合议 时对如何核实证据 、运用证据定案有所遵循 ,提 高 陪审活动 的质量 。 司法实践 中长期存在 的一些突 出 问题 ,也需要通过完善证据立 法加 以解 决 。例如 :其一 ,证人 出庭作证 问题 ,证人 出庭率极低 , 这是三大诉讼 中普遍存在 的问题 。。刑事案件证人 出庭率低 的问题尤 为突 出,大约在 以下 , 已严 重影 响审判方式改革 的进 行 ,阻碍 第 5 页 司法公正 的实现 。证人 出庭率低 的原 因是 多方面 的,其 中关键证人 不 出庭 ,判 决仍有法律 效力 ,这是一个主要原 因。其二 ,刑讯逼供 问题 这 是长 期 困扰 我 国刑 事 司法 的顽 症 。我 国刑事 诉 讼 法 虽然 明 令禁止刑讯逼供 ,但对于 以刑讯等非法手段取得 的证据是否能够采 用没有作 出明确规定 ,客观上起着 “纵容 ”非法取证行为 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