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菇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平菇因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型较多且营养较丰富、产量较高,因而目前成了人工栽培最为广泛的一种食用菌,但若掌握不当,同样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出了平菇栽培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培养料变质
培养料装袋灭菌接入菌种后,有的料内会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影响菌丝生长。原因是培养料不够新鲜干净,带有大量杂菌。特别是经过夏季雨季的陈料,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由于料内的各类杂菌大量繁殖孳生,使培养料酸败,产生一股难闻的酸臭味;拌料的水分过多,料内氧气供应不足,使嫌气性细菌和酵母菌乘机繁殖,导致培养料腐烂变质;菌丝培养阶段,由于料袋重叠、料温增高,使杂菌生长速度加快。若用麦粒做栽培种时,可能由于麦粒菌种与料袋紧密接触,袋壁凝水浸泡麦粒,使菌种腐烂;料内氮素营养过高,碳氮比失调,且与加入的石灰起化学反应,产生氨臭。
解决办法:栽培前选好原料。采用新鲜干净、无霉变无结块的培养料,拌料前在日光下暴晒两天,拌料时准确掌握水分。用生石灰粉或水调PH值为8~8.5,最好用发酵料,有条件的用熟料栽培好,若用生料要在培养料内加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等杀菌剂。
2.只在料袋一端长菌丝
在一个料袋两端接入同一菌种,往往只有一端菌丝生长良好,另一端菌丝则萎缩死亡。原因之一是:灭菌灶建得不合理,冷凝水不能沿灶壁回流入锅,却不规则地流入一部分袋口内,使此端培养料吸水过多,抑制了菌丝生长。另一原因可能是:一端袋口扎得过紧,造成氧气不足也会使菌丝生长受阻。
解决办法:灭菌灶灶顶建成拱形,使冷凝水沿灶壁能回流入锅;料袋摆放与灶壁间应有一定距离,以免进水;袋口若是用橡皮筋扎的或用线绳扎的,改用大头针固定袋口;若是麦粒菌种宜在袋中部打孔,把菌种接入内部,把口封好。
3.菌丝满袋后迟迟不出菇
有的菌袋菌丝生长十分旺盛,但菌丝长满后迟迟不出菇,有的经过2~3个月仍不现蕾,其原因有:
1)菌种选择不当 中低温型平菇品种,如在春末夏初播种,当菌丝长满后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遇到这种情况,应将袋两头扎紧,减少水分流失,待秋季气温降低后再打开袋出菇,可减少损失;也可将塑料袋抽去,将菌块紧密横排在潮湿阴凉的地方,上覆2cm左右厚的一层碎土,盖上草帘经常洒水保湿。待气温适宜时去掉草帘也可大量出菇。
2)培养料的碳氮比不适宜 平菇在菌丝体阶段,培养料中较适宜的碳氮比为20:1,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以30:1或40:1为好。如果培养料中碳氮比失调,碳素不足,氮素过多,就会出现营养生长过旺,形成菌丝徒长现象。严重时甚至浓密成团,结成菌皮,使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推迟出菇,影响产量。麦麸、米糠、薯类、豆饼、酵母、玉米等都含有较丰富的氮素,添加时应掌握适量。处理方法是:将浓密的菌块挠去,喷0.5%的葡萄糖等含碳物质,调节碳氨比,同时加强通气、光照及加大温差刺激,可使其尽快现蕾出菇。
3)扩接母种时,气生菌丝挑得过多,使原种、栽培种产生结块现象,严重影响子实体形成。
4)菌丝长满后,在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过早地打开袋口,使表面形成一层干燥的菌膜,致使菌蕾不能分化。遇此情况,可用铁丝在菌袋两头戳洞,再用小铁耙挠去表面干菌膜,然后将菌袋浸入25℃以下水中8~12h,待吸足水分后,再重新摆放架上给予通风、光照和温差刺激,增加空气湿度也会很快出菇。
4.有的菌袋中间出现大量菌蕾
原因大致有:①装料不紧密,料与袋之间有空隙,灭菌时压力过大,胀破料袋或使料袋鼓起;②在装料或搬动中料袋被刺破;③菌丝生长阶段环境不良,如温差过大、光照较强、空气湿度较高等均会促使料袋中部产生子实体原基。
克服办法:装料时要边装边压实,尤其是外周使培养料与栽培袋紧密接触不留空隙;装料搬运,要小心避免料袋破损;蒸料后要缓慢放气;创造适宜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要遮光保温和控制湿度,或者使发菌场与出菇场分开。
5.出现烧菌现象
烧菌是菌丝生长环境内的温度过高,超过了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而造成的菌丝死亡现象。当培养料内温度超过30℃时,菌丝生命力减退,超过40℃就会发生烧菌现象,因此,在栽培时一定要控制料温不能超过30℃。夏季栽培时应在凉爽的室内进行,菌袋以单层排放为好,若温度仍较高,可洒些冷水,开窗通风。需要注意的是栽培袋中间的温度往往比室温高3~5℃。
6.播种后有些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平菇接种后有时菌丝不吃料,或开始几天,菌丝生长很好,过几天就萎缩死亡。一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培养料保存时间过久,已发霉变质,孳生大量杂菌,播种后菌种受杂菌包围;②菌种转接次数过多,培养条件不良,保存时间过久或多次组织分离,造成菌龄太老,生命力降低;③接种箱内使用消毒药物过多,杀死了菌种;④培养料中含水量不适当,过干或过湿,装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家长学校授课开班仪式上讲话.doc
- 在科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doc
- 在善和恶中游走.doc
- 在生命纵横阡陌.doc
- 在水中可以玩游戏.doc
- 在希望田野上—袁寨镇.doc
- 在线考试系统建设意义和实现.doc
- 在线水分仪准确度验证和调整规范[1].doc
- 在线与实验室PH表差异讨论.doc
- 在新买华硕笔记本电脑安装linux手记.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