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青岛土元养殖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doc

山东青岛土元养殖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1、 形态特征 1、雌成虫:身体扁平,椭圆形,背部稍隆起似锅盖。体长30-35毫米,体宽25-30毫米。背面赤褐色至黑褐色,稍有灰蓝色光泽,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个体颜色有变异。经干燥后的虫体色稍深,无光泽,腹面棕褐色。头小,隐于前胸下,觅食时则伸出,并可见其颈,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黑褐色,前后粗细相等:复眼大,明显可见,呈肾形,凹陷的一侧围绕于触角基部,两个单眼位于两复眼之间的上方。前翅背板前狭后宽接近三角形,中间有由微小刻点组成的花纹,中胸及后胸较狭窄,两侧及外后角向下方延伸;腹部9节,第一腹板被后胸背板所掩盖,因而只见中间较短部分,2-7节宽狭近相等,8节及9节向内收缩。肛上板较扁,后缘直,中间部位有一小切口;腹部末端有较小的尾须1对。胸部的3对足为步行足,较发达,善于爬行,基节粗壮,隐藏于胸部腹面的基节窝里,腿节长呈筒形,胫节多刺。前、中、后足的跗节都是5节,末端有爪一对,无爪垫。3对足大小不相等,前足最短,长约1厘米,中足长约1.7厘米,后足最长,约2厘米。 2. 雄成虫:身体颜色比雌虫浅,呈淡褐色,身上无灰蓝色光泽,但体表较雌虫鲜艳,披有纤毛。体长30-35毫米,宽15-20毫米。头略小于雌虫,触角明显粗壮;前胸背板色较深,宽大于长,前缘略呈弓形,3对胸足略细于雌虫,胫节上的刺也较长;翅两对、较发达,将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盖于翅下,前翅革质、脉纹清楚可见,后翅膜质半透明,翅脉黄褐色,平时似扇折叠于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须1对,其下方有两个较短的腹刺。 2、生活习性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25℃-36℃时,土元每二十天蜕一次皮,每蜕一次皮体形增加一倍。雌土元一生蜕11次皮,蜕完11次后性成熟,活动频繁,爬行于墙壁,树干等物体上,生殖器散发出特有的气味,吸引雄土元交配。雄土元一生蜕9次皮便羽化,羽化后一星期性成熟,寻觅雌土元交配。雄土元交配后20天死亡。一只雄土元可与十几只雌土元交配。雌土元交配后7天开始产卵。每7天产一粒卵,无须二次交配。一个雌土元能产数十只卵块,所产卵块在温湿度适宜状态下,43天孵化出虫。土元幼虫形状都是椭圆形,无公母之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