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对水分吸收与利用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案 江油中学-------杨秋蓉 一.教学目标 1. HYPERLINK / 学生了解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 HYPERLINK / 学生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 3.学生掌握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过程,以及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 1、植物体吸水的部位及植物细胞的两种吸水方式。 2、渗透作用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 渗透作用的原理。 四.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悬念法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板书,图片(包括示意图)PPT,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知识结构及板书设计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水分的吸收 1.水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根 2.吸水方式: (1)吸胀作用吸水 原理:亲水性物质吸水 (2)渗透作用吸水 a.渗透作用装置、原理及定义 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原生质层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成熟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原生质层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有一层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实验七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a.实验原理 b.材料用具 c.方法步骤 d.实验现象及结论 “质”代表原生质层,“壁”代表细胞壁。 七.课程进程 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利用谚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但是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向高倒流。比如在夏秋之际的早上,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就是从根部吸收水分形成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向高处流呢? 师:学完今天的内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我们的疑问就能得到解决了。 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6页,预习这部分内容及57页上边的小字部分。(约1分钟) 讲述,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板书: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师:好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好雨抵万金”,水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植物如果缺水,就会出现萎蔫甚至枯死现象。那么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的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生:根 师;对!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水分,主要是靠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当然此外叶也可以吸收。 师: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是哪里? 生: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师:为什么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是根吸收水分最活跃的部位,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根尖的结构。 板书:一.水分的吸收 1.水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根 课件展示根尖的结构 植物的吸水方式 师:结构决定功能,根尖细胞结构上的不同,就决定了它们吸水方式的不同。经过研究发现,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水。而分生区的细胞还没有成熟,液泡尚未形成,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 师:所以,细胞吸水的方式有2种,吸胀作用吸水和渗透作用吸水 板书: 2.吸水方式: (1)吸胀作用吸水 (2)渗透作用吸水 吸胀作用 师: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吸胀作用? (通过师生互动,讲述吸胀作用原理) 师:常见的主要以吸胀作用方式吸水的细胞,如干燥的种子和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根据吸胀作用的原理,只要是有亲水性物质存在,无论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都可以依靠吸胀作用吸水。比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其细胞内有亲水性物质存在,所以也存在吸胀吸水,但其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 (1)吸胀作用吸水 原理:亲水性物质吸水 师:接下来,我们重点来学习什么是渗透作用。现在请同学们先看书,预习渗透作用与水分流动的演示实验。 师:认识实验装置需要的器材,特别指出玻璃纸(半透膜),介绍半透膜的性质。 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分子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分子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本次演示实验中的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能否通过半透膜往往取决于分子的大小。例如,鱼鳔、动物的膀胱膜、肠衣、卵壳膜、花生种皮都可以当作半透膜。 (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问:你预测一下会出现什么结果?(课件显示液面上升情况) 师问:漏斗内液面为什么会上升? (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问: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长颈漏斗,长颈漏斗中的水会不会进入烧杯中? 师问: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和单位体积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相比哪个多? ?师问: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和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哪个多? 师问:根据以上分析,你能不能用较为科学的语言系统地阐述漏斗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学生总结) 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数目,比单位体积的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多,所以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烧杯透过半透膜扩散入漏斗内的数量,多于由漏斗扩散入烧杯内的数量。因此漏斗内的液面上升了。 师问:长颈漏斗中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