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Reading5_2绿屋顶-迈向永续城的基础设施.DOC

Reading5_2绿屋顶-迈向永续城的基础设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eading5_2绿屋顶-迈向永续城的基础设施.DOC

綠屋頂-邁向永續城市的基礎設施 ?資料整理:蔡錫昌(永續公共工程計畫執行團隊) 「Cradle to Cradle:Remaking the Way We Make Things」(中文譯名「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的作者之一建築師William McDonough,強調現代工業社會所遭遇到的各種禍害,是肇因於短視近利的商品設計,而改變之道在於翻轉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將視野拓展到將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從設計階段便有意識地審慎選擇原料與輔料、採用降低環境衝擊的生產方式,並思考產品後續的維護管理以及最終任務終止階段的回收再利用),讓工業產品如同大自然的萬物一般,能在密閉的工業循環體系之中重複地被分解與使用,而不是進到廢物掩埋場成為無用甚至毒害環境的垃圾。 因此William McDonough與Michael Braungart,在1999年地球宣言組織所出版的第三部白皮書當中,提出「生態環境效能」作為全新設計策略的概念,這項新的概念「能在講求獲利的業界替公司增加收益,同時也能兼顧福祉與公平正義,並尊重甚至推崇自然環境」。而在談論到建築作為一種工業商品時,他們談論到「想像我們的建築物像株樹,城市則像座森林!」,在這樣的概念中建築也能是生態環境中一個起著積極作用的因子!而綠屋頂(green roof),就是一個著眼於此的商業設計,並且有著下面幾項顯著的效果。 一、調節都市氣候,減少都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UHI) 都市熱島的原理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以夏季期間為例,都市中心溫度比起外圍地區多攝氏1.1-4.4度(原數據為華氏2-8度,以1華氏度大約等同0.55攝氏度計算,當然在不同區域因都市熱島造成的溫度上升幅度也有所不同,例如處於熱帶的墨西哥市上升幅度達華氏16度,而紐約市則大約在華氏3.6-5.4度)的現象通稱為都市熱島效應,而這個效應的強度取決於當地氣候型態、地形以及都市設計三項因素,一般都是用反照率(albedo)這個數據來更深入理解不同材料對於UHI造成的影響強度。理論上反照率是指物體反射太陽輻射的量同投射到物體上面的總輻射量之比,通常用0-1的範圍來表示(0為最熱,1為最冷)。以礫石(gravel)作為屋頂舖設材料為例,反照率為0.08,相較於植草表面的0.25或是採用鏡面反射式的屋頂0.6明顯熱上許多。作為鋪設路面或是作為屋頂防水塗層的瀝青,以及最常見的水泥建材,公認是都市中吸收太陽輻射最主要的材料,讓本來就難以避免的都市熱島效應更形惡化,更大幅增加夏季都市居民對於空調用電的需求。 為因應較高夏季溫度所增加用電的需求,更加強耗用能源所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果。以統計而言,每上升華氏1度所增加的整體電力需求約在1.5~2.0%之間,以火力發電廠為例(很不幸的事實是,除法國以外,火力燃煤發電廠是目前各國主要的電力供應來源),為了因應增加的電力需求就必須燃燒更多煤炭,扣除額外的營運成本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電廠排放氣體的冷卻塔將廢熱連同大量水蒸氣重新帶回大氣層(別忘了,水蒸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更別提大幅增加的空污,這些現象不論對地球以及人體健康都有不好的影響。 減少都市熱島效應有兩種作法:一個是增加都市中的植披面積,另一個則是增加建材表面的反射率。綠屋頂可說是兩者兼具:除了可以反射更多的陽光外,植物本身所行的蒸散作用更可以冷卻周遭的空氣,創造相對較涼爽的微氣候環境。以國外的例子來說,使用瀝青作為屋頂防水塗層材料的建築物,在夏季溫度可逼近華氏160度,而在設置綠屋頂的建築物溫度卻很少超過華氏80度,若是大幅增加都市內綠屋頂的鋪設面積將有助於直接減緩都市熱島效應,也對於減少用電量有相當的幫助。 二、管理降雨,減少地表徑流 都市發展由於本身特性使然,除了造成都市熱島效應外,另外也嚴重干擾自然的水文循環。都市地區的降雨由於無法穿透瀝青或是水泥之類的材料而被土壤吸收,因此若是瞬間降雨幅度極大,會形成癱瘓污水處理系統的陸表徑流。 一般老式污水處理廠所處理的水體分為幾種類型:居家廢水、商用廢水、工業廢水以及暴雨地表徑流(stormwater runoff)。當瞬間降雨量超過污水處理廠的負荷時,各樣水體會不經處理直接被排放出去,直接對環境造成接污染,這現象是所謂的CSO(combined sewage overflow)。現代的污水處理廠為了避免CSO,在設計上只讓污水處理廠處理居家廢水、商用廢水、工業廢水等三類廢水,至於暴雨徑流則直接排放出去。然而像這類自馬路與人行道的暴雨徑流可能夾帶各式有毒污染物或是養分(如:來自於輪胎磨損所形成的極細微顆粒、有機磷、有機氮等),因此這類水體極可能造成特定植物(例如:有毒水藻)的爆炸性成長,扼殺排放區域的水域生態。 Brad Lancaster,在「Rainwate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