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周易系辞下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易系辞下传.DOC

周 易 繫 辭 下 傳 第 五 章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日往則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歳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可得而見邪。」 易曰:「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用,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子曰:「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不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俟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無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語譯】 周易咸卦九四爻說:「世上之人,思慮往來變動不定,心神往往不寧,然物以類聚,你的朋黨好友,卻皆能隨從你之所思所慮而行。」孔子解釋說:「天下事何必多所思慮?憑著自然之感應,天下之人,雖沿著不同之途徑而行,卻皆能歸於同一個目標,雖有千百個不同之思慮,卻皆能歸於同一個理想,天下事何必多所思慮?」 憧憧,音充充,形容思慮往來變動不定,心神不寧。 ◎爾,你。 【先哲釋義】 1 . 韓康伯曰:天下之動,必歸於一。思以求朋,未能一也,一以感物,不思而至。夫少則得,多則惑。塗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2 . 朱熹曰:此引咸九四爻辭而釋之,言理本無二,而殊塗百慮,莫非自然,何以思慮為哉?必思慮而後從,則所從者亦狹矣。 3 . 蔡清曰:天下感應之理,本同歸也,但事物則千形萬狀,而其塗各殊異;天下感應之理,本一致也,但所接之事物不一,而所發之慮亦因之有百耳。夫慮雖百而其致則一,塗雖殊而其歸則同,是其此感彼應之理,一皆出於自然而然,而不必少容心於其間者。吾之應事接物,一惟順其自然之理而已矣,天下何思何慮? 4 . 李光地曰:此下十一爻,以爻之效動言也。天下之動,生於人心,人心之動,生於有感。憧憧者,思慮雜擾也。君子惟當用心於內,熟練於事,專其心志,循其氣候,而不以思慮雜之,故能處於感應往來之間,而與天地相似。 5 . 劉沅曰:子恐人之泥象而失中,有感於咸卦九四之爻辭而解之。同歸者,萬變不離乎中;殊塗者,萬事各有其宜。一致者,理之極也;百慮者,思之繁也。天地之道,有致一者以宰其不一者。朋從者往來憧憧,無敬靜之原,是從思慮而失其主宰矣。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歳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語譯】 大自然之運行,循環不已,太陽西落,則月亮東起,月亮西下,太陽又升起,太陽月亮交替出現,則光明常在。而寒暑之往來亦同,寒暑之交替不已,因而形成春夏秋冬之歳序。逝往之事物,如同屈縮其跡;將來之事物,如同伸展其形,屈縮和伸展交相感應,如日月、寒暑之交替不已,有利於萬物之生長。 毛蟲尺蠖屈縮其軀,正是準備伸展其身,以求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