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埃利恩-微生物学系.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埃利恩-微生物学系.DOC

科普作業 科學家簡史 微生物系3年級 目錄:Mary Agnes Meara Chase 2. 法蘭西斯?哈里?康普頓?克里克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 3. 多布贊斯基 Dobzhansky, Theodosius 埃利恩Elion, Gertrude Belle 三.結論 四.資料來源 一.前言: 1870 年,正值發明時代開端,90年代有許多優秀的科學家,而她們的研究成果,對於20世紀的遺傳學、進化論及人類進化研究影響很大自然科學的分析、推理、邏輯思考等的訓練,是不同於人文與社會科的訓練。它是嚴謹的、冷酷的、理性的。要做一個物理學家、化學家或是學家談何容易,但是能夠接受基礎科學訓練的,他的智商不會太差,嚴謹的訓練創造了清晰邏輯,能夠理性地、快速地分析一個問題中的要點。 二.內容: 在此我們介紹下列4位於90年代間(第一個就不是90年代的人),對於生物相關研究,有著重大研究發現的科學家。 1.瑪麗?艾格尼絲?米洛?蔡斯 Mary Agnes Meara Chase(1896-1963) 美國植物學家且主張婦女參政權,對草本植物的研究有相當大的貢獻。 1896年4月20日蔡斯生於美國伊利諾州伊諾闊伊斯城。中學畢業後,,雜誌社當打字員。雜誌社長兼主編是威廉蔡斯(William Ingraham Chase)。蔡斯深被這位有抱負理想的所吸引,,倆人結婚。結婚不久,末期肺結核。不到一年病逝,並且留下一堆債務。 到親戚的家裡擔任家教,好植物學,經常植物問題,她發現難以,帶著參觀植物館,並買植物學書一起研讀討論。同年,蔡斯到芝加哥大學修課。一面在新聞當編輯,一面念書,此期間她認識著名的蘚苔學家希爾(Ellsworth Jerome Hill, 1833-1917希爾畢業於紐約協和神學院,是個牧師自修植物學且四處收集植物標本,希爾聘請蔡斯擔任助理,將他所發現的蘚苔畫成標本圖,將植物分類的鑑定技術、標本製作與保存的方法教給她使她走上農藝禾本植物的特殊領域。 蔡斯不僅逐漸成為植物分類的專家,也成了優秀的植物標本繪畫者。她:畫下植物生長的特徵,是學習辨認植物最直接的方法很少人野地裡的草當作研究,蔡斯卻:當你愈了解草,就愈能體會草類的美麗與價值。草類卻分布全世界只要是陽光曬得到的地方,就有草類生長 1903年,蔡斯開始到美國各州收集牧草標本。她一邊收集標本,一方面研究分類,她以草類的高度、葉的長寬、地下莖的特性、花序的形狀與穗粒的結構等特徵,做為鑑定草類的分類特徵。,她的足跡已經遍布美國各州,依所採集的標本,與希區可克出版Manual of Grasses of the United States。這本書是近代草類分類的經典書籍,也使她成為一個著名的植物學家。她的足跡開始邁向世界各國蔡斯記錄了亞馬遜河近五千種植物,收集亞馬遜叢林最多標本的植物學家多樣雨林生物第一手資料,這對研究熱帶雨林的貢獻。蔡斯強調雖然人忽略草類存在,草類學也熱門的科學研究,但動物的生存與草類的存在有關,土壤的化育與肥份也受草類的影響,人類古文明的形成與草類更是密不可分。人類的主要糧食如水稻、小麥、大麥等,都是來自草類裡的禾本科植物。 除了研究小草,也關注社會的問題。她支持「禁酒運動」婦女權」運動,被 蔡斯的生命力像野地小草般堅毅,雖然地面上的草莖被割去,地下的根又再長出新芽。 2.法蘭西斯?哈里?康普頓?克里克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 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因參與20世紀生物學上最重要的發現-----測定DNA分子結構及揭開生物遺傳訊息秘密,而被授與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克里克於1916年6月8日出生在英國北安普頓(Northampton)。先後在北安普頓和倫敦讀完中學,上大學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使克里克不得不中斷學業而從事物理研究,進入海軍部門研製磁性水雷。直到其31歲才進入劍橋大學轉而從事生物學。 一踏入生物研究的大門,克里克就接觸到有關蛋白質的課題,從此他與生物高分子的”螺旋”結構結下不解之緣。因對生物體內大分子三維結構測定感到興趣,故在1949年入劍橋大學Cavendish Laboratories醫學研究組。1951年美國生物學家華生(James Dewey Watson)也來到該研究室,克里克接受了他的觀點:了解DNA的三維結構即明瞭其在遺傳中所起的作用。 他們從奧地利學者查爾加夫那裡得知兩組重要數據,在DNA中,一、嘌呤總數與嘧啶總數相等;二、腺嘌呤(A)總數等於胸腺嘧啶(T)總數、鳥嘌呤(G)總數等於胞嘧啶(C)總數,克里克據此提出腺嘌呤(A)對胸腺嘧啶(T)、鳥嘌呤(G)對胞嘧啶(C)。這思想得到華生之贊同。 又從英國學者威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