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78例疗效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78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7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当天均有不同的肛门灼痛,大多数能忍受。本组均全部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痊愈。结论: 肛瘘无论是高位还是低位,准确定位并切开内口、瘘管引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两个关键。同时,中药诸药合用,具有托毒排脓生肌、凉血止痛之功,用于肛瘘术后,能减少术后合并症,减轻疼痛,通畅排便,促使创口尽快愈合,使中西医结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肛瘘;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75-01 肛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肛肠病中仅次于痔疮,中医称之为“痔瘘”或“漏疮”。肛瘘是与会阴区皮肤相连的肉芽脓性管道,整个瘘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覆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文献报道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约占1.67%~3.6%。常规手术方法为肛瘘切挂术,手术后通常不予以缝合,且术后创面为有菌创口,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较长,常伴随有疼痛、瘙痒、渗液过多等临床症状。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治疗肛瘘7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男57例,女21例;年龄7~75岁,其中20岁4例,20~29岁12例,30~39岁22例,40~49岁18例,50~59岁8例,60~69岁8例,≥70岁者6例;病程110 d~26年,其中1年者11例,1~5年31例,6~10年10例,11~15年12例,16~20年5例,21~25年6例,≥26年3例。低位单纯性肛瘘2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1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2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7例。其中伴有急性化脓者5例。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43例,正虚邪恋型21例,阴液亏虚型3例。 2治疗方法 2.1手术方法:腰俞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卧于手术台上,用碘伏常规消毒术野后铺巾,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擦拭直肠肛管,然后术者用双食指轻柔扩肛,再用细球头探针由外口进入肛瘘纤维管道,仔细寻找各条支管,支管的处理采取常规切开。在处理主管和内口时,术者需将左手食指伸入肛内,如在齿线附近或肛管直肠环上下触到凹陷的硬结,摸到探针头时,探针可自然穿出内口,但寻找内口勿用暴力,以免造成假瘘或假性内口。如果瘘管周围阻滞呈纤维性硬变,弹性缺失,虽然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上方,或通过肛管直肠环上2/3以内的管道,仍可全部切开,刮去管内坏死组织,切开之管壁纤维组织也可剪除,最后将齿线下切口修剪呈“V”型。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方法基本同上,但在处理主管和内口时应注意,如果内口在肛直环2/3以上,且周围组织弹性尚可时,可采用外切内挂引流的方法,由外口端沿探针向内口端切开肛管和肛周皮肤、皮下及部分浅层肌肉至齿线处,齿线以上则行橡皮筋挂线术。位置邻近或管道太深(太高)的肛瘘则采用分段挂线(浮线),分期紧线,避免肛门皮肤外翻、肛门畸形。如外口距肛缘较远,切口较大较长者,可于距肛缘远端3cm以外管壁纤维组织完整剪除后将皮肤、皮下组织行全层褥式缝合。 2.2术后处理 2.2.1一般治疗:嘱患者术后当日勿大便,以后则保持每日排便1次,多食粗纤维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软化。 2.2.2西医治疗:口服氟哌酸0.2g,灭滴灵0.2g,每天4次。如有结核病史者加服雷米封0.2g,每天3次;疼痛者口服痛力克10mg;便秘者口服大黄苏打1.2g,每天3次。 2.2.3中药内服:处方:黄芪、金银花、生地黄各15g,当归、白芷、浙贝母、黄柏、地榆、赤芍、连翘、牛膝各10g,乳香、没药各6g,甘草3g。加减:痛减去乳香、没药;出血加三七5g;便结加火麻仁20g;小便不利加茴香、车前子各15g。每天1剂,水煎,术后当天服用。1.5中药外敷便后用0.01%高锰酸钾液坐浴。橡皮筋脱落后,创口用自拟化腐膏外敷以化腐生肌。处方:煅石膏、当归、白芷各50g,红升丹45g,血竭60g,冰片15g。上药共研细末,加凡士林80%,调配成膏备用。 3疗效观察 3.3.1疗效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肛瘘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口愈合。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创口未愈。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3.3.2肛门功能评价:正常:肛门对大便、肠液、肠气的控制均正常。肛门部分失禁:肛门对肠气、肠液、稀便不能控制或污染内裤。肛门完全失禁:肛门对成形大便不能控制。 3.3.3结果:1次治愈69例,2次治愈9例,治愈率100%。治愈时间20~50天。平均24.4天。术后当天均有不同的肛门灼痛,绝大多数能忍受。疼痛不能耐受12人(15.38%),均系高位挂线者;术后尿潴留者4例(5.13%),无术后大出血及肛门感染,无肛门失禁,肛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