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语言不当致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杀一例等.docVIP

因语言不当致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杀一例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语言不当致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杀一例等

因语言不当致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自杀一例等【摘要】由于精神科专业的特殊性,从事精神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心理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熟练的掌握语言技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精神科病人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69-01 笔者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现就一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医者语言不当导致自杀作一介绍:  患者,周XX,男,39岁,住院号2900,精神异常十余年,主要表现为失眠、乱语、生活懒散、行为怪异,第三次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次住院一年余,用奋乃静治疗,药量14m/日。精神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睡眠好,个人生活自理好,自知力恢复,能主动帮助工作人员打扫卫生,协助发药。患者于一天晚间11点30分左右趁值班人员抢救一高热病人时,自缢于洗漱问的门框上,被及时发现,立即去除颈部绳套,当时患者已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手足冰冷、呼吸极微弱、脉搏摸不到、呼之不应。即就地行胸外按摩、人工呼吸。患者呼吸脉搏逐渐恢复正常后,移至抢救室予输氧、支持等疗法,患者意识恢复,通宵守侯至天亮。第二天,当患者知道是笔者救了他的命时,非常感谢,称:“谢谢你!医生,我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第二天上午,笔者怀着同情心,真诚地与患者进行交谈,在取得信任后,患者称:“昨天晚上真难受。”并主动向笔者及另一护士谈及为何自缢。患者反映:“单位经济效益不好,工资发不出,我住院一年多已欠医院住院费几千元。前几天,有一位医院工作人员告诉我,要送我回单位,并收回欠款,还对我说:如单位不给钱,你就坐到厂长办公桌上去,否则就拿你的房子抵帐。我不敢坐到厂长办公桌上去,又怕拿房子抵帐后没有生活来源,所以就想不开。”患者每月仅靠出租父母留下的一间私房维持生活。在此情况下,患者即着手准备自杀工具,并趁工作人员不备时,将被单撕成条状,寻找机会自缢。由于发现及时,抢救成功,患者自杀未遂,未酿成严重后果。  语言乃人们日常交往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沟通人际关系。恰当的语言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使人充满信心,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心理和生理上处于最佳状态,有益于健康。而不恰当的语言则会扰乱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平衡,给患者造成消极的暗示,导致疾病的发生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语言表达不准确、不适时,则语言的“治”病就成了“致”病的作用。本例就是一个例子。因而也提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特殊群体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人道主义精神和同情心去关心和体贴病人的细微变化和心理活动。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让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病人得到安慰、同情、理解、鼓励和帮助。掌握语言技巧,避免因语言不当对患者产生暗示作用,起到清极影响造成不良后果。尤其不应歧视病人,甚至把病人作为累赘。在病人康复期尽可能地让患者得到社会的承认,使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责任审校:张苗苗) 葛洪脚气水致眼外伤7例报告 张晓玲 李素艳 【关键词】葛洪脚气水眼外伤 【中图分类号】R9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69-02  化学性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以石灰、硫酸、氨水等居多,而葛洪脚气水误滴入眼内引起角膜损伤临床还很少见,笔者于2005~2009年间曾收治’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性别、年龄、及眼别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52―76岁;右眼1例,左眼6例。 1.2 原因及就诊时间 基本上都是眼部感到不适而把葛洪脚气水当作抗生素眼药水误滴入眼内,且均在夜间滴入,未经仔细查看之故;受伤后均在24小时之内就诊,最短为0.5小时。 1.3 临床表现 症状: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视力减退。体征:眼睑皮肤潮红及肿胀、结膜充血及水肿、角膜不同程度浑浊、个别患者出现角膜上皮剥脱。 1.4 治疗 首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为冲洗干净起见嘱患者眼球上、下、左、右转动至满意为止,冲洗之后结膜下注射自家血1ml。然后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4~6次点眼,氧氟沙星眼膏每晚涂眼1次,阿托品眼膏每日1次涂眼,贝复舒等眼药水每日4~6次点眼,待角膜上皮修复后可点用复方新霉素眼药水每日4次,病情重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可口服多种维生素类药物。止痛能缓和病人的紧张隋绪,使眼轮匝肌松弛,便于检查和治疗,所以疼痛重者还可给爱尔卡因或4%倍诺喜眼药水点眼1~2次。 1.5 治疗前后视力情况及治愈时间 治疗前0.1者2例、0.2者1例、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