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车削加工切削力测量实验报告书(附指导书)110.doc

实验二车削加工切削力测量实验报告书(附指导书)110.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车削加工切削力测量实验报告书(附指导书)110

车削加工切削力测量实验报告书 学 号 姓 名 傅亥杰 小 组 11 时 间 2015年12月17日 成 绩 上海大学 生产工程实验中心 2015-11 一.实验概述 切削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物理现象,如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对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是研究切削机理的基本实验手段和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实测的切削力、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推断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变形、刀具磨损、工件表面质量的变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为切削用量优化,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等提供实验数据支持。 通过本实验可使同学熟悉制造技术工程中的基础实验技术和方法,理解设计手册中的设计参数的来由,在处理实际工程问题中能合理应用经验数据。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车削用量υc、f、ap,对切削力及变形的影响。 了解刀具角度对切削力及变形的影响。 理解切削力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 理解切削力经验公式推导的基本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系统组成 实验系统由下列设备仪器组成 1、微型数控车床KC0628S 2、车床测力刀架系统(图1),包括 (1)车削测力刀架 (2)动态应变仪 (3)USB数据采集卡 (4)台式计算机 台式计算机 USB线 图1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 切削力测量记录表1 实验条件 工件材料 铝 工件直径 30 刀 具 结构 材料 规格 前角 后角 副后角 主偏角 副偏角 刃倾角 外圆车刀 硬质合金 序号 转速(rpm) 切削速度(m/min) 切削深度(mm) 进给量(mm/r) 主切削力Fz (N) 背向力Fx (N) 1 1000 0.2 0.01 7.63 4.82 2 1000 0.2 0.015 8.61 5.23 3 1000 0.2 0.02 9.44 5.67 4 1000 0.2 0.025 9.61 5.76 5 1000 0.4 0.01 10.55 5.85 6 1000 0.4 0.015 11.06 5.98 7 1000 0.4 0.02 12.36 6.44 8 1000 0.4 0.025 13.12 6.7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整理采集点并运用MATLAB对数据处理如下: 2. 请按指数规律拟合主切削力或背刀力和切削深度、进给量的关系,建立切削力的经验公式。 答:对已有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出主(背)切削力关于进给量的双对数y=ax+b曲线及参数,其中1、2为主切削力,3、4为背向力: k1=0.4654 b1=3.4671 k2=0.2234 b2=2.5543 k3=0.4354 b3=3.6742 k4=0.2853 b4=3.6897 对已有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由于只有两个数据,故直接取直线求解),得出主(背)切削力关于切削深度的双对数y=ax+b的参数,其中1、2为主切削力,3、4为背向力: k1=0.4467 b1=0.9579 k2=0.3488 b2=0.9368 k3=0.5689 b3=1.3532 k4=0.5030 b4=1.3785 经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得,其中1为主切削力,2为背向力: XFc1 =0.3443 YFc1 =0.3865 XFc2=0.3654 YFc2 =0.5440 Cap1=1.6002 Cap2=1.0653 Cf 1=2.5620 Cf 2=3.5350 Cfc1y= Cf1/ ap0 XFc1= 2.5620/0.2^0.3443=4.3210 Cfz2y= Cap1/ f0 YFc1=1.6002/0.01^0.3865=8.7201 Cfcy=(Cfc1y+ Cfc2y)/2=(4.3210+8.7201)/2=6.5012 Fcy= Cfcy*ap ^ XFc1*f ^ YFc1=6.5012*ap0.3443*f 0.3865 Cfc1x= Cf2/ ap0 XFc2= 3.5350/0.2^0.3654=6.1463 Cfz2x= Cap2/ f0 YFc2=1.0653/0.01^0.5440=11.3452 Cfcy=(Cfc1y+ Cfc2x)/2=(6.1463+11.3452)/2=8.7435 所以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