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贫困家庭儿童调查报告
农村贫困家庭儿童调查报告
瑶曲小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由于瑶曲镇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人们思想守旧,至今仍有一些家庭处在贫困线以下,也就是社会所谓的贫困家庭。对于这类家庭的儿童来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教育、就业、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经济的匮乏而造成的生活条件的差异,给他们增添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接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机会上的不平等,更是无情的打击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如何使贫困家庭儿童能够健康、和谐、公平地发展,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社会任务。2016年1月到2016年4月底,我们走访了瑶曲镇中心小学所有贫困家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了解了贫困家庭儿童的基本情况。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生存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贫困家庭儿童生存的基本情况
儿童,本身就在社会群体中处于弱势,应该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童年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成年人生存所必须的一切基本要素如身体、知识、智慧、能力等等的基础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但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由于家庭经济的匮乏,大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解决经济困难上,忽视了儿童生长的各项需求,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贫困家庭儿童存在的问题
1、营养和健康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贫困儿童的饮食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吃饱”需要,营养和健康则维持在最低水平。贫困家庭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食用肉、鱼等荤菜方面贫困家庭的儿童明显机会偏少。据调查显示,有的学生一年到头很少吃到鱼和肉。另外,贫困家庭基本不买新鲜蔬菜,多数家庭吃的都是便宜的、过时的蔬菜,有的家庭整个冬天饭桌上看不到新鲜蔬菜,只有咸菜。还有,贫困家庭的儿童很少吃水果和零食,孩子的父母基本上不会主动给孩子买。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当孩子患上重大疾病时,一部分家长实在无力给孩子看病,我们在走访时就发现了这样的实例:一个12岁的女孩由于脑瘫,家里无力给她治疗,孩子就常年坐在一个类似于学步车的椅子上,嘴里只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2、学习方面。
贫困家庭由于收入低下,儿童的教育经费支出低于普通家庭。首先,贫困家庭儿童所就读学校的质量低于普通家庭;第二,由于经济拮据,贫困家庭儿童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充分的学习用品,文化教育的额外投入很少,较少有机会参加特长班、兴趣班;第三,家庭经济的压力使得他们对自身的学业期望低于普通家庭。我们走访时就遇到一位家长,班主任向他反映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这位家长却说:“学不懂就算了,长大让他当司机去。”
3、心理方面。
调查显示,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孤独、冷漠、自私、虚荣、保守、逆反、过于敏感、自尊心过强、情绪不稳、人际关系不佳等心理问题,很多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渴望掩盖起来。他们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对他人的意见不加分析就提出反对意见;有较强的逃避心理,对他人的优势和长处不愿接受和正视,并怀有不满的情绪;在家受到长辈的过分迁就,自我意识极强;戒心强,不相信他人;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在所有的心理问题中自卑与自尊心过强问题最为突出。
4、贫困家庭儿童在校外托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撤校并点的完成,偏远村庄的学生由于距家较远,家长如果在学校附近陪读又会增加家庭负担,因此相当一部分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校外托管机构,这虽然解决了孩子周内的监管问题,但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首先,孩子在托管机构缺乏家庭的关爱。托管机构一般孩子众多,托管阿姨事务繁杂,不可能对每个孩子都关爱到位,因此孩子的一点点小问题可能积累起来,逐渐变成大问题。其次,托管机构的饭菜质量、卫生条件令人担忧。儿童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如果饭菜营养不均衡,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同样的,卫生条件差,孩子有个感冒什么的也容易传染。
三、贫困家庭儿童问题的对策探讨
1、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近年来,全社会非常关注儿童的成长问题,特别是农村儿童,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比如目前正在实行的营养餐工程、校车工程等,这都是社会对农村儿童关爱的体现。但治标更要治本,我们认为,要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儿童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需解决其贫困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乘着“精准扶贫”政策的东风,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走上小康之路。
2、重视家庭教育 政府要支持学校和社区成立家长培训学校,组织家长特别是贫困家长接受培训,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掌握教育技巧,提高家长的文化修养和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家庭的孩子,更早体会了家庭生活的艰辛,更知道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