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高仁者寿 盛世享天年
德高仁者寿 盛世享天年“德为福寿之本”,大凡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目口乐子奉献,永思进取。他们胸怀宽广,助人为乐,对人生、事业、理想充满信心,奋斗终生。百岁老人汪培娲就是这样的人。
汪培娲是天津市政府文史研究馆第一位女馆员。她14岁跟随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五运动,后考入燕京大学,又升入协和医学院攻读妇科,获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与中国脑神经外科奠基人赵以成教授喜结良缘。解放后,根据周总理指示,汪培娲辞去公职,一心辅佐丈夫为发展脑神经外科而无私奉献着,成为一名“三无”(无公职、无工资、无实权)人员。晚年,她潜心于书法绘画、练剑习武、赋诗奏乐。她曾连续六届被选为市政协委员。
春节前夕,记者在常德道一所古朴的小楼里对汪培娲老人进行了采访。
进入汪培娲老人的房间,只见墙上挂着老人亲手书写的“芝兰之室”和她画的几幅仕女画,写字台上摆着文房四宝。老人端坐在靠椅上,一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慈祥的脸上透露出儒雅的气质。
立志学医 “起死济贫”
汪培娲老人生于1904年,今年虚岁正好100岁。她少年时就读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女师),与邓颖超同校。她俩虽不同班,却交往甚密,情同姐妹(她比邓颖超小10个月)。1919年“五”运动爆发后,汪培娲跟随邓颖超,参加了反对巴黎和会对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游行示威和演讲宣传活动。作为学生代表之一的汪培娲始终走在斗争的前列,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
1922年,汪培娲在女师毕业后,学校想让她留校,或任教深造体育,但被她拒绝了。她看到国家的贫困,看到医生之少、穷人求医之难,便立志“起死济贫”。为此,她特地在中西女中学了两年英语。取得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协不口医学院深造。1932年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因德才兼备被留校做妇产科医生。从死亡线上抢救的妇婴不计其数。长期紧张的工作,吃睡不定时,使她患上了十二指肠溃疡且转为慢性。1934年,汪培娲于我国脑神经外科的奠基人赵以成结为夫妻。1942年,协和医院被日寇接管后,一些名医纷纷离院自谋出路。汪培娲和丈夫也离开医院,他们借钱在北平开了一家诊所。1943年来到天津,依然本着“起死济贫”的宗旨,克勤克俭地为病人服务,对多数病人少收费或免收费,并做到病人有求必应,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救人第一,随叫随到。
甘任“三无”为夫业
1951年,赵以成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志愿军伤员。李克农将军因过度劳累晕倒造成重度脑外伤,生命垂危。周总理亲自点名赵以成为李救治,并说:“一切听赵大夫的”。赵以成亲自动手抢救,李克农将军终得痊愈。自此以后,在周总理的指示下,赵以成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及英模治病,赵以成为人正直、爱国、医术高超、严谨,再加上汪培娲早年跟随邓颖超参加“五”运动,而博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信任。
自新中国成立后,汪培娲和赵以成的爱国热情和学识得以发挥。为了在中国开展脑系外科,1952年赵以成率先放弃私人行医参加公职,全身心地投入脑科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先后在天津总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建立了脑神经外科研究所,并成立进修班,至文革前,为全国培养了神经外科专业人才近200人。天津被称为全国神经外科发源地,赵以成被国内外誉为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
赵以成为开创我国神经外科多方奔波,自1955年起便在京津两地兼职,繁忙不得休息,患了多种疾病。1962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周总理知道后,就指示汪培娲放下妇产科工作,做赵以成的私人秘书和专医专护。汪培娲虽然舍不得丢下自己热爱的工作,但还是识大体顾大局答应下来,由台前转入幕后,由红花变为绿叶,并要求自己无条件做好这项工作。从此她干起了这无职、无钱、无权的“三无”工作。赵以成走到哪里她陪到哪里,无论北上哈尔滨去会诊,还是南下广州为战斗英雄麦贤德治疗脑外伤,她寸步不离。旅费食宿费全部自理,不花国家一分钱。平时除需用公笺外,一切笔墨纸张、邮票等花销均由她自付。汪培娲除在生活和医护方面对赵以成无微不至的关怀外,还负责抄写和整理中外文稿、信件,经常是赵以成上半夜工作,汪培娲下半夜抄写。,为了医学事业,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既劳累又高兴。
敬业治家同悬壶
尽管起死济贫的道路很艰辛,但是汪培娲不仅自己执著地追求,还让8个姐妹中的4个姐妹当上了当时被人看不起的护士,并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成了著名医生(均享受国务院津贴)。她的家教很严,对孩子的教育是多方位的,除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还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用高雅的艺术陶冶他们的情操。例如,给孩子买钢琴,经济不富裕也要为之。她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优良的道德品质,从细微处着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吃饭时哪个孩子挑食,她就暂停这个孩子的饮食,让其饿上一顿。每餐后,碗内桌上不准遗饭粒,不许剩饭菜。平时衣着要朴素,补过的衣袜照样穿,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