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栋学术思想及其对乾嘉汉学多重影响
惠栋学术思想及其对乾嘉汉学多重影响摘要: 在乾嘉早期,惠栋融个性、家学和时代思潮为一体开创了吴派汉学,成为乾嘉汉学的典范性人物,堪称一代师。他对于乾嘉学术乃至整个晚清学术的开创性贡献,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若经学则断推两汉”的经学立场;二是“识字审音乃知其义”的训诂学方法;三是认为唐宋《易》《书》皆不足传,别立清代经典注疏之新体例;最后一点则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了以“理欲相兼”之理欲观为核心的一套新义理学。惠栋上述治学理念及思想主张,皆可视为乾嘉学术集大成者——戴震治学及其反理学思想之嚆矢。
关键词: 惠栋;戴震;乾嘉汉学;识字审音;理欲相兼
惠栋(1697-1758),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幼承祖训,潜心家学,独树一帜地倡导汉学故训,将个性、家学和整个时代学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终成清乾嘉吴派汉学的典范性人物。正如惠栋再传弟子江藩指出的那样,“本朝为汉学者,始于元和惠氏,”[1]惠栋对于乾嘉学术尤其是乾嘉汉学起到了发凡起例之作用。近三十多年来,在继承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胡适、钱穆等人的早期清代学术研究之后,惠栋研究开始趋于活跃并走向纵深,成果较为丰硕。除了日本近藤光男等人对惠氏“学人之诗”的文学研究之外,[2]近年来学界主要集中在其汉学范式、易学思想以其对戴震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首先,在惠栋奠立朴学范式方面,李开的《惠栋评传》、漆永祥的《乾嘉考据学研究》以及王应宪的《清代吴派学术研究》等专论都清楚地指出:虽然惠氏具有泥古、博杂和缺少义理阐发的缺陷,但仍不失为乾嘉学术典范转移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其“尊汉抑宋”、“惟汉为是”的尊古立场、“经之义存乎训”的故训研究方法等对乾嘉汉学皆有着创派性影响。[3]其次,易学作为惠栋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一直备受学界重视,近来涌现出《述易微言》等代表性研究成果。郑朝晖在该书中指出,惠栋的易学理论呈现出以汉易卦气说为基础的取象说、升降说、明堂论三位一体的结构,“关注的中心不是中国传统的不脱离时空背景的事实,而是事物之理,”由此不仅发挥出一套理情成善的礼治理论,而且形成了一套类似于西方近代概念演绎性质的逻辑化方法,为清代儒学的转型提供了思想与方法上的双重支持。[4]再次,关于惠栋对戴震的影响,大多研究也都指出戴震由前期尊重宋儒开始向后期“大反程朱”的思想转变与惠栋的直接影响有关。[5]本文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重新疏理总结惠栋在“若经学则断推两汉的经学立场”、“识字审音乃知其义”的训诂方法以及别立经籍注疏新体例等三个方面的创派性贡献,并进一步指出惠栋影响戴震之关键在于其形成了一套以“理欲相兼”之理欲观为核心的新义理学思想。
一、尊经好古:“若经学则断推两汉”
经典,是任何文化传统和思想派别都不可或缺的文本载体。对于儒家来说:“经”是永远行之有效的和不会改变的普遍精神法则和思想精髓。当然,有经典就有对其进行注疏、解释和发挥等研究的“经学”。经学的历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6]明末清初之际,经学已然开始弃虚妄返朴实,形成了一股回归经典的潮流。顾炎武“舍经学无理学”的断言,无疑是吹响了有清一代经学复兴和通经致用的号角。然而,清初以降学者重新强调经学的重要性以返本开新、寻求普遍共识的尊经行为导致了两个连锁反应:一个是对经典的不同解释必然会引起经学内部不同历史形态之间的冲突,另一个是尊经会引起与经学并驾齐驱的史学、子学和文学研究者的反抗。
第一个反应的结果很明显,那就是汉宋之争。这关系到经典解释的方式与思想内涵。惠栋的父亲惠士奇已然认为:“宋儒可与谈心性,未可与穷经。”[7]惠士奇认为经学宋不如汉的论断,惠栋尝三复斯言,以为不朽。正所谓“张空拳而说经,此犹燕相之说书也,善则善矣,而非书意也,故圣人信而好古”,宋儒的性理之学固然有过人之处,可是这并不能避免惠氏父子用“郢书燕说”来比喻宋儒说经徒逞意见、纰漏百出的缺陷。由于惠栋认定“宋儒经学,不惟不及汉,且不及唐,以其臆说居多而不好古也”,因此汉、宋经学之间,惠栋的最终结论毫无疑问是“若经学,则断推两汉”![8]经学方面宋不如汉且不如唐的这一基本判断,成为惠栋矢志恢复汉代经学原貌的基本历史依据。之所以断推两汉之经学,惠栋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近古逼真,“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9]反之,“事不师古,即为杜撰。”[10]二是专门家法渊源有自,“孔子殁后,至东汉末,其间八百年经学授受,咸有家法,故两汉诸儒咸识古音。”[11](《韵补序》)有如皮锡瑞所言:“传家法则有本原,守专门则无淆杂。”[12]反之,“自我作古,不可以训。”[13]三是重文字故训,“古文古义,非经师不能辨也。”[14]总之,汉儒好古、重家法、尊经,汉代经学近古、专门和用故训的特点被惠栋所继承发明,遂成为惠栋本人治学风格之源薮。在他看来,“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