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为提升与强化现行土石流警戒预报模式将利用日本国土交通砂防部.PPT

为提升与强化现行土石流警戒预报模式将利用日本国土交通砂防部.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提升与强化现行土石流警戒预报模式将利用日本国土交通砂防部

4.本方法計算結果顯示,涵蓋90%土石流案例之RTI10值分別為1,666、6,574、2,878、1,274,代表假設土壤水分指數SWI=100mm時,時雨量為16.66mm、第一筒水深H1=65.74mm、第二筒水深H2=28.78mm及第三筒水深H3=12.74時發生土石流。 5.如果以I=10mm代入RTI10值,可得土壤水分指數SWI=166.6mm,代表三層筒值達166.6mm時,90%案例涵蓋其中,此值可作為疏散避難時機判定使用。 Conclusion 6.由於目前樣本數不多情形下,本模式模擬結果仍有改善空間,需再尋找更多土石流發生時間點資料,方能驗證模式建立警戒基準值之可行性。 7.由於土石流觀測站流量資料不足,因此本研究未針對日本筒狀模式花崗岩參數對台灣地區適用性進行評估,此部分留待未來相關研究者採用準確度較高流量站進行比較。 8.由一般所知,第二筒及第三筒水深值應與地滑或深層崩塌等大規模坡地災害相關性較高,此部分本研究尚未進行討論,未來相關研究可收集更多地滑及深層崩塌案件後進行分析。 Conclusion 第二筒水深H2 第三筒水深H3 第一筒水深H1 Q2 Q3 Q4 Q1 F2 F3 F1 I 逕流量 :地滑或深層崩塌  警戒機制 :洪峰流量模式 :潛層崩塌地警戒 機制 :土石流警戒機制 滲流量 筒 狀 模 式 示 意 圖 :三筒總合即為  土壤水分指數 本計畫預定發展模式示意 Conclusion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 * * * * * * * * * * * * * * * * 筒狀模式及土壤水分指數應用於東部地區土石流疏散時機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ank model and the Soil Water Index for the debris flow disaster evacuation time in the Taiwan Eastern area 報告人:蔡喬文 Chiao-Wen Tsai 學號:8099042001 授課教授:(按筆劃排列) 林俐玲教授Lin Li-Ling Professor 林德貴教授Lin Der-Guey Professo 陳鴻烈教授Chen Paris Honglay Professor 鄭皆達教授Cheng Jie-Dar Professor Introduction 目前台灣之土石流警戒模式主要以 降雨量做為警戒指標,為提升與強化 現行土石流警戒預報模式,將利用日 本國土交通省砂防部與氣象廳預報部 由筒狀模式所建立「新土砂災害發生 危險基準線 (C.L線)」, 透過本計畫 建構適用於 台灣地區之 坡地土砂災 害警戒模式。 短期降雨指標(降雨強度等) 土壤水分指數(SWI) 災害發生之雨量 無災害發生之雨量 土砂災害發生危險基準線 (Critical Line : CL) 時間雨量 累積雨量 經過時間 災害發生 危險領域 安全領域 日本常用 『土砂災害發生危 險基準線(C.L.線) 』 * 不 存 在 區 域 References 1 Site characteristics 2 Conclusion 5 Rainfall Triggering Index 4 Results 3 Menu References 假設每一水庫之出流量Q(t)與水庫之蓄水量S(t)成線性正比,則 第n個水庫 第1個水庫 Nash1957年建議將 集水區視為n個串連線性水庫 * 菅原正巳於1971年在日本開始 使用筒狀模式計算逕流量 References L2 L3 L4 L1 F3 F2 F1 R1 R2 R3 R4 地質 種類 L1 L2 L3 L4 R1 R2 R3 R4 F1 F2 F3 火山岩 30-40 60-75 15 15 0.10 0.15 0.05 0.01 0.12 0.08 0.01 花崗岩 15 60 15 15 0.10 0.15 0.05 0.01 0.12 0.05 0.01 古生代 30 75 5 15 0.10 0.15 0.05 0.01 0.12 0.04 0.01 第四紀 15 40 5 15 0.10 0.15 0.05 0.01 0.12 0.04 0.01 Yasuo ISHIHARA, 1979, “Runoff Model for Flood Forecasting” , Kyoto Univ., Vol. 29, Part 1. NO.260. 採用筒狀模式推求整個集水區流量,並建立筒狀模式於各地質種類之參數 1990年日本氣象廳預報部預報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