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江苏农业科学.PDF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江苏农业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江苏农业科学

— 436—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第44卷第4期 嵇 萍,高志球,高吉喜,等.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436-440.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04.123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的评价指标 1,2 1 2 2 2 嵇 萍 ,高志球 ,高吉喜 ,田美荣 ,王亚萍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多处于沙化区,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干扰严重、风 蚀现象突出等原因,已经给华北、华东等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筛选适 宜的生态修复物种是实施高效生态修复的前提,而物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是首要工作。为此,根据稳定性 和持久性、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综合性与主导性筛选原则,进行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植被适宜性评价体系指标筛选, 确定3个一级指标,包括一般生态适宜性、防风固沙效果、经济管理指标,以及 11个二级指标、16个具体指标。防风 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筛选,可提高生态修复效率,为从根本上提升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进而实现“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   关键词: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适宜物种;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S181;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436-04 [2]   近年来,土地沙化、荒漠化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 固沙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 。 [3] 作为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修复是一项具有风险的工程 ,修 2 262.37万km,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 复结果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人工干预的生态修复工程需 2 173.11万km,占国土总面积的18.03%,沙质荒漠化土地主 要从筛选“适地适生”物种着手,以减少风险,使修复结果可 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主要分布于干旱 控。物种筛选对于短期种群的建立和长期生态系统的形成都 荒漠的绿洲边缘、半干旱草原和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为保 有重要的作用。植物固沙作为一种防沙措施由来已久,世界 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力度,国务院 各国对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树种的选择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 于2010年年底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防风固 研究。在对生态修复物种的筛选上,我国学者主要采用的方 2 [4] [5] [6] 沙型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为 121.2万 km,占国土总面积 法有试验法 、经验法 、价值法 和综合效益评估法等。 的12.63%。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多处于沙化区,生态环境 为避免各方法的缺点,并考虑物种筛选的可行性,构建物种筛 脆弱、抗干扰能力弱,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人为干扰严重,风蚀 选指标体系,分别采用试验法、经验法和价值法获得相应指标 现象突出,已经威胁到华北、华东等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加 值,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效益评价法对其进行整体评价判别, 强其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是相对理想可靠的方法。为此,本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全球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 筛选影响防风固沙功能的物种指标,并采用系统科学层次分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