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二)-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 (二) 编者董原 目录 细菌感染1 寄生虫病172 1 传染病学(二) 细菌感染 败血症 败血症(Septicemia)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 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 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 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 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鼠疫、 炭疽等,虽然病程中也有菌血症或败血症期,但已在相 应章节中叙述,本章不再赘述。 [病原学] 五十年代以前,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和 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自抗 菌药物问世并广泛应用以来,对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敏 感的肺消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已大为减少,而金 葡萄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 杆菌及肠杆菌等因易产生耐药性,故已成为败血症的主 要病原菌。七十年代以后,真菌及厌氧菌感染也逐渐增 多。 常见的病原菌有以下四类: (一)革兰阳性球菌以金葡萄最为常见,在医院内感 染者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也不少见,其他还有肺炎球 菌及溶血性链球菌,后者常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另外 D 组链球菌(肠球菌)以易并发心内膜炎而引起关注。 2 传染病学(二) (二)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其次为肺 炎杆菌、肠杆菌(产气杆菌、凝团杆菌等)、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及沙雷菌等。 (三)厌氧菌主要为脆弱杆菌、消化球菌与消化链球 菌、产气荚膜杆菌等。目前报道厌氧菌败血症占败血症 总数的 10%左右,但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较为复杂,故 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 (四)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曲菌与毛霉菌。 多数菌(复数菌)败血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同 时或先后感染,多见于严重烧伤或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一)发病机理 1.致病菌入侵途径 各种病原菌的入侵途径及特点有所有同。大肠杆菌 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多继发于胆道、肠道或泌尿 生殖道炎症。金葡萄败血症多来自皮肤化脓性炎症、烧 伤创面感染、肺炎、中耳炎、口咽部炎症及女性生殖道 炎症。凝团肠杆菌等多由输液污染入侵。绿脓杆菌败血 症常继发于尿路、呼吸道及皮肤创面感染,也常发生于 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的病程中。厌氧菌败血症常来自肠道、 腹腔及女性生殖道炎症。真菌败血症多继发于口腔、肠 道及呼吸道感染。 2.发病因素病原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生败血症取决 于细菌的致病力和人体的防御免疫两方面。 (1)人体因素 ①皮肤与粘膜屏障皮肤与粘膜是人体表面的天然屏 障,可阻止病原菌的侵入,皮肤还能分泌如乳酸、脂肪 酸、溶菌酸等抑菌或杀菌物质。当皮肤粘膜有破损或发 3 传染病学(二) 生化脓性炎症时,细菌则容易侵入体内,例如严重烧伤 造成皮肤大面积创面,加上血浆渗出有利于细菌繁殖与 入侵;挤压皮肤疖肿或痤疮也易引起败血症。 ②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 性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细胞 免疫与体液免疫两方面。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不能 充分发挥其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细菌量较 少,致病力不强也能引起败血症。人体免疫功能不足的 因素主要有①先天性免疫功能不足,如原发性低丙种球 蛋白血症;②婴幼儿:其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免疫功 能不足,加之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因而发生败血症的 比率较高;③各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由于代谢紊乱,免疫 球蛋白合成减少、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功能低下及粒细胞 吞噬功能减弱等原因,常易发生感染及败血症;肝硬化 患者因有侧枝循环形成,从肠道进入门静脉的病原菌可 不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败血症;④免疫抑制剂的 应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种瘤药物及放 射治疗等均可降低免疫功能,使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