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概论-财经大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商业 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产生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商业一经产生 ,便对商品 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极大 的推动作用 。在 当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的 国民经济体系 中,商业显得尤为重要 。为 了认识商业在社会化大 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把握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和规律,有必要对 商业 的产生和发展作一探讨 。 第一节    商业产生的社会基础 商业 ,是 “商品交换 的发达式” ,是 商 品经济 的产物 。商业 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商品经济 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商品经 济的消亡而消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 中,有漫长的时间是没有商 业 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经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 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归不 同所有者所有 。社会分工,要求各个生 产者之间相互联系;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使各个生产者分离,这 就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把各个私人生产者联系起来。 既然商业的产生是 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那么 要 了解商业 的产生就必须研究其产生 的社会基础 商品经济及 其必备条件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人 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第 2 页 一、社会分工产生商 品交换 马克思指出: “如果没有分工 ,不论这种分工是 自然发生的或 者本身 已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 。” 当人类还处于原始社会 的蒙昧时期时,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 低下,人们共同劳动所得的产品只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没有剩 余产品,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当人类社会进入原始社会 的野蛮时期时,人们逐渐认识 了世 界,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以后能够繁殖 的动物,而且这些动物又能够给人类提供肉食 、奶食 。于是,人们 便开始饲养和繁育动物 ,从事游牧生活的游牧部落也就形成 了。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 “游牧部落从其余 的野蛮人群 中分离 出来 ,”以后 ,“游牧部落生产 的生活 资料 ,不仅 比其余 的野 蛮人多,而且也不相 同。……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 品和 肉类 ,而且有兽皮、绵羊毛、山羊毛和随着原料增多而 日益增 加 的纺织物 。” 从那时起 ,人们 的劳动产品除了满足 自身的消费 需要 以外 ,逐渐有 了剩余 。这就第一次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 。 随之 ,商品交换作为一种经常的活动,在农业部落与畜牧业部落发 展起来 。 到了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 ,其生产的进步,要比过去一切阶段 的总和还要来得丰富 。出现 了金属工具 ,特别是坚 固和锐利程度 远非石器所能比拟的铁器工具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促 进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 日益多样化,铜、铁等金属矿 藏 的挖掘、冶 炼加工 ,纺织、建筑、酿 酒、制 陶、榨 油等手工业生产开 始 出现并 以前所未有 的规模发展起来 。至此 ,手工业劳动与农业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人 民出版社 年 版 ,第 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人 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 第 3 页 劳动和畜牧业劳动越来越难于结合在一起 ,同一个人 已不能同时 兼做许多种生产活动 。于是,便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 和农业分离了。马克思指出: “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 主要部 门,便 出现 了直接 以交换为 目的的生产 ,即商 品生产 。”① 由此可见 ,规模 巨大 的社会分工为商品交换 的产生创造 了条 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的产生 ,“我们就看到,各不 同部落 的成员之 间进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