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的
城乡教育及其它教育
编者董原
目 录
“燎原计划”的提出及其实施1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 17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任务和要求19
粤闽经济开发地区教育30
第一军医大学“一体两环”的办校模式57
电化教育61
华侨教育82
社会力量办学99
教育科学研究105
1 我国的城乡教育及其它教育
“燎原计划”的提出及其实施
“燎原计划”的产生背景和内容要求
一、“燎原计划”是客观需要的产物
(一)“燎原计划”适应了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
客观需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开始进行不同层次、
不同规格、不同形式的农村教育改革,把农村教育的办
学方向从主要为高一级学校培养新生转向主要为当地经
济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轨道,涌现出一批诸如辽宁
省海城市、山东省平度市、湖南省郴县、河北省北郭农
业中学和南宫市第二职业中学、浙江省嘉兴市以农校为
龙头的职教网络等先进典型。他们的经验给大家以深刻
启示:教育自身要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
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一定地区范围内要实行农业、
科技、教育相结合,培养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中、
初级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使全国农村有更多的县和乡都能学习先进,使
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紧密结合,
一九八六年秋,国家教委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作出决定,
选定河北省阳原县、完县、青龙满族自治县等三个比较
贫困的县,从经济开发入手,从脱贫致富起步,从与人
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成人教育开始,建立经济技术开发
与人才培训紧密结合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进一
2 我国的城乡教育及其它教育
步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途径。
河北省教改实验区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农村教育
转向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的思路是正确的,
成效是令人信服的。教育改革的成果告诉人们,对教育
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科技教育确实可以振兴当地
经济,从而,干部和群众中蕴藏着的办学积极性也被激
发出来。
在总结全国先进典型,尤其是在河北省农村教育实
验区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农村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客
观需要,国家教委于一九八七年底,在山东平度会议上
提出了“燎原计划”的设想。“燎原计划”,即通过教育、
培训农业劳动者,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以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一九八八年八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
教委在河北省南宫会议上正式部署。“燎原计划”得到国
家的极大重视和支持。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所
作政府报告中指出:“为培养广大农村中、初级科技人才
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燎原计划’,是进行农村教育
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工
程,各地抓紧安排实施,努力作出成绩。”
由于得到各地的支持和欢迎,一九九二年秋,全国
就有 1248 个县(占全国 2717 个县的 45.9% ),5838 个
乡(占全国54478 个乡的 10.7%)在实施“燎原计划”。
(二)“燎原计划”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农村有着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那
里是可以大有可为的。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交通不便,
人均耕地(约.4 亩)相对不足,到一九九一年底,中国
农村331 个国家级贫困县、年人均收入不足200 元的人
口尚有2700 万;而人均年收入虽然超过200 元,初步解
3 我国的城乡教育及其它教育
决了温饱,但一遇灾年,又复贫的人口约有6000 万,他
们处于不稳定的脱贫状态。农业生产的条件与人口的增
长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尤其是农村
劳动者文化科学素质较低,致使中国70%左右的农业科
技成果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尽快发挥最佳效益,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河北省为例,化肥的
有效利用率一般在20—30% ,如果化肥有效率提高5% ,
就相当于增加 100 万吨化肥。一九八七年,河北省开始
推广小麦等作物的模式化栽培技术,小麦平均亩产增加
30 斤到 50 斤。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国务院《关于依靠
科技进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