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中)
编者董原
目 录
科学技术成果的奖励1
专利制度与专利管理22
科学技术经费30
科学技术物资供应 37
实验室建设51
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与开发61
实验动物与化学试剂72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的发展历程81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学技术情报工作90
规划和立法96
组织建设105
业务建设 111
服务和效果131
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概述137
1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中)
科学技术成果的奖励
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制度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农民,提高
了劳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许多企业开展的技术革新运
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政务院于一九五○年八月十六日发布了《政务院关于奖
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以
下简称《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科
技成果进行奖励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决定》阐明了奖励
的目的和对象是:“为了促进生产事业之恢复与发展,必
须奖励工人、技术人员和职员以及一切从事有关生产的
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能充分发
挥其知识、经验与智慧,致力于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
化建议的工作,这对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有头等重大的意
义。”《决定》责成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
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事宜,并负责
制定贯彻执行《决定》的具体条例。
根据《决定》,五十年代,国务院先后批准和发布了
《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有关生产的发明、
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和《中国科学
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这三个条例所涉及的范围虽然不
够全面,但已包括了工业生产的发明、科学的发现和技
术改进三大领域,开始形成了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奖
2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中)
励制度。在《决定》和三个条例中,对奖励的作用意义、
奖励的对象、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方针等,作了比较
完整的阐明和规定。在执行中,主管机关还制定了实施
细则,建立起一套按专业由专家审查评选请奖项目、报
主管部门核准的审批程序。这些方针、政策以及评奖的
具体办法,开创了中国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局面。六十
年代以后的各种奖励条例,也是在这三个条例的基础上
加以修订、提高和发展的。因此,《决定》和三个条例是
创建中国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重要历史文件。
一九五七年以后,由于主管机构的变动等原因,三
个条例的执行处于停顿状态。一九六二年,国家科委成
立了发明局,恢复了奖励工作,并着手制定新的奖励条
例。这次条例的制定工作,将原《有关生产的发明、技
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分别制定为《发
明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两个单行条例,提
出了更适合中国情况的简便易行的物质奖励办法。
《发明奖励条例》实施初期,得到全国上下的重视。
毛泽东专门为“发明证书”题了字。有关部门纷纷行动
起来,清理成果,申请奖励。但第一批发明奖励项目尚
未能完全按条例规定授奖完毕,“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
奖励条例被批判为“修正主义”、“奖金挂帅”,从一九六
六年初到一九七六年,被迫停止执行。
一九七六年十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了,结束
了“十年动乱”的局面。一九七七年九月十八日,中共
中央在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中,明确规
定国家科委下设科研成果管理局,主管科研成果和发明
创造的鉴定、奖励和推广工作。科研成果管理局成立后,
首先积极恢复科技成果的奖励工作。一九七八年三月,
3 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中)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的任务之一
是表扬先进,特别要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这
是新中国以来在科技界规模最大的表彰活动。大会表扬
了先进个人1184 名,先进集体 828 个。在科技成果方面,
经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清理选拔,共
提出解放二十八年来重大科技成果44539 项,经过各行
业归口反复筛选评定,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授奖的重大科
技成果有7657 项(其中民口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