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的
图书馆分类
(二)
编者董原
目 录
我国的科技图书馆 1
学校图书馆31
其他系统图书馆106
1 我国的图书馆分类(二)
我国的科技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 17 个研究所(含 6 所临床医
院),其中有 11 个研究所设有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
图书馆与各研究所图书馆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研究所图
书馆归各研究所领导。至一九八九年,该系统共有图书
馆 12 所,建筑面积 8626 平方米,藏书 93.96 万册,工
作人员 154 人,服务对象以该院(所)科研、医疗人员
为主。藏书以专业书刊为重点。
以下着重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简称医科院图书馆)位于
北京东单三条,它的前身是一九二一年美国洛克菲勒基
金会在北京建立的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开馆时藏书约26
500 余册。以后逐渐发展,一九三○年藏书增至 51600
册,并有期刊378 种。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美日宣战,协
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图书馆也随之关闭。第二次世界
大战结束后,一九四七年协和医学院复校,图书馆重新
开馆。
新中国建立后,一九五一年政府接管协和医学院,
改名为中国协和医学院。一九八五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
合并,改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由于院、校是一个整
体,图书馆同时为院、校服务,所以该馆既是医科院图
书馆,也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图书馆。
2 我国的图书馆分类(二)
医科院图书馆自建立以来,几经沧桑,直至新中国
建立以后,才得到积极发展。一九五七年九月,依据《全
国图书协调方案》,医科院图书馆被指定为全国第一中心
图书馆委员会成员馆,其任务是为医学科学研究服务,
搜集质量较高的书刊,编辑医学书刊联合目录,开展文
献复制工作等。从这时起,医科院图书馆在藏书建设、
人员配备、设备添置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截止到一九
八九年底,医科院图书馆藏书已达46.3 万册,合订期刊
29.7 万册,现刊近 3000 种。在设备方面已有缩微阅读
机、同步幻灯机、静电复印机等。一九八六年还引进了
电子计算机,开始试用于各项管理工作。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来,激发了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巩固扩大
了干部队伍。到一九八九年底,全馆工作人员共71 人,
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0 人,受过图书馆专业训练的4
0 人,有高、中级专业职务的32 人,在馆工作三十年以
上的有6 人。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大大改善。由于这些
改进,该馆各项业务不断提高。
医科院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为3000 平方米,共有阅览
座位 140 个。组织机构按业务分设办公室、流通室、分
编室、期刊室、采访室、复制室、咨询组和分馆。
医科院图书馆收藏的医学期刊比较丰富。有50 多个
国家出版的各种文字的医学期刊5700 余种。其中有400
多种期刊是从创刊起就系统入藏的。著名的有《美国医
学会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还藏有中医古籍 1325
部,其中列为善本的235 部。
医科院图书馆服务对象除本院校职工、师生外,还
向院外其他医疗单位开放。该馆每周开馆六十九小时,
借还书时间五十九小时。在阅览室中,八十年代的中外
3 我国的图书馆分类(二)
文期刊和一九六四年以后出版的外文图书都采取开架阅
览方式。向本院校职工、师生共发出借书证 5000 多个。
除最新一卷现刊、一九五○年以前旧刊、未装订的散本
期刊和古籍善本外皆可借阅。一九八九年全年接待读者
67100 人次,书刊流通 158800 册次。为了互通有无,该
馆还与本市 131 个图书馆(室)建立馆际互借关系。每
年借出书刊约 1 万册,借入书刊约400 册。读者如需要
国内尚未入藏的期刊文献,该馆还可通过与澳大利亚国
家图书馆的协作关系为之获得复制件。
一九八四年,该馆为了加强参考咨询工作,成立了
咨询组。在阅览室设咨询台,派专人负责解答读者的咨
询问题,辅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