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础教育-文学教育读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我国的基础教育 编者董原 目 录 基础教育的方针任务与基本成就1 幼儿教育13 九年制义务教育23 中小学的德育42 中小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60 中小学的教育改革76 中小学的体育与卫生工作98 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14 特殊教育与工读教育123 1 我国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方针任务与基本成就 基础教育的方针任务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普通中 学(初中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从教育的对象来说, 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入一般学校,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入各 类特殊教育学校(班)或一般学校,有轻微违法犯罪行 为的青少年则视需要入工读学校。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搞 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整个教育事 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指导下,遵循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认真贯 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 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劳动技能诸方面主动 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 础。到本世纪末,基础教育发展总的目标是:坚持社会 主义方向,面向二十一世纪,形成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 重点的,与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协调 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十多年中,中国的基础教育事 2 我国的基础教育 业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一九八六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九年制义务 教育为标志,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和教育 发展很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说,不仅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之间,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以及各民族之间 发展不平衡,就是在一个省、一个县的范围内发展也不 平衡。这是一个重要的国情。因此,基础教育的发展和 改革,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方针,既要积极进取, 有紧迫感,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要有统一的方 针、政策和基本要求,又要区别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 实行多样化。九十年代,要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 基础上,大部分地区基本普及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在 大城市市区和有条件的沿海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 多种学校的教育。 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据统计,一九九一年县和 县以下农村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90% 以 上。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农村基础 教育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特别 是中小学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因 此,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对中国整个普及基础教育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 入、靠科教,从长远看,根本在于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 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不断增强吸收和运用现代农业 科技的能力。农村中小学教育要适应农村现代化和乡镇 企业(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坚持主要为 3 我国的基础教育 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兼顾为国家建设培养 人才输送合格毕业生;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 训练的同时,加强热爱农村、建设家乡的教育,结合当 地实际需要加强劳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培 训,把发展农村教育同发展农村经济,推广农业科学技 术结合起来,同当地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中国的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农村的基础教育一定要 适应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特点,适应不同地区、不同 民族的需要。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形式要因地制宜,坚持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除办好按国家教育部门 规定的计划开课的全日制小学之外,也可以办只开设语 文、算术、常识、思想品德课的小学,还可以开办多种 形式的、主要学好语文、算术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组。 要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