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患者229例康复体位及中医护理体会
中风患者229例康复体位及中医护理体会关键词:中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81-02
本院2007~2009年以来对22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29例中风患者均在本院住院治疗,其中男124例,女105例;年龄40~85岁。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治愈58例(未留明显后遗症),未愈15例,死亡4例,152例虽留有半身不遂,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能力较住院前大为改善,好转出院。
2 体位护理
2.1 仰卧位 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搬动,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患肢由于长期局部受压,或因久病气血两虚,血行不畅,或因大小便浸渍,很容易发生褥疮,故应做好褥疮的预防,要经常变换体位,每2~3 h翻身1次,翻身时应注意勿使头部屈曲或过伸。当患者出现抽搐时立即使其平卧,头转向一侧,解开衣领,予以氧气吸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中风恢复期重点是防止肢体痉挛及软瘫,患者仰卧时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可加重异常痉挛模式,所以要尽量缩短仰卧时间,头偏向患侧为宜,将肩胛置于外展上旋位,下垫一小枕;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腕、肘伸直,腕下可置一大枕头防止上肢内收,在痉挛期要避免抓握硬质物体以防刺激掌心引起抓握反射。髋侧后外侧部放一适当枕头,以避免骨盆向后倾斜,并防止大腿处于外展外旋位,使髋头节微屈内旋;窝后上方放一上枕,使膝头节略屈,并避免小腿受压,防止足屈加重;轻瘫期仰卧时膝关节屈曲15°,平卧时可用护架支持被褥,防止压迫足背,预防足下垂[1]。
2.2 健侧卧位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可将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使患侧肩部前伸,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注意勿内旋肘关节伸展、手指伸直,患者腿下亦放一小枕,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踝尽量背屈,头下可不放枕头或低枕为宜,目的是使躯干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颈反射。
2.3 患侧卧位 患侧卧位是最重要的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指导患者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时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下肢屈髋屈膝,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自然屈膝。
2.4 半俯卧位 采用俯卧位可以预防髋、膝屈曲,避免挛缩。患者身体伏卧于一长枕上,头偏患侧,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背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此外视病情可以将上述体位稍加变更,变为健侧半仰卧位,患侧半仰卧位、俯卧位,上下肢各关节放置原位不变。
2.5 坐位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坐位训练。开始时可用折叠床,取半坐位45°每次5 min,训练应循序渐进,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角度一般以每次增加10°为宜,坐起时间以每次增加5~10 min为宜。坐位分床上坐和轮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双足分离,膝部垂直,双足平放于地板上。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直立,髋关节屈曲[2]。
2.6 站位 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下肢,护士一手放在其患侧肩甲骨处,引导肩尽量前移,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膝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使足充分着地。患者将双手置于陪护者腰部,以利于轻松站立,但患者不要用力拉址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要注意站势,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2.7 步行 指导患者先用健腿迈步,陪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稳定其双上臂。开始用患腿迈步可能有困难,可给予一定的口令,让患者有节奏地行走,同时不断改善行走的姿势,要注意安全。
3 中医护理
3.1 情志护理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在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导致人体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中医认为中风病系平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肝阳上亢,阴虚火旺,气血逆乱所致。所以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情绪不稳,性格脆弱、悲观孤僻的患者应给予耐心解释,安慰,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和减轻引起患者痛苦的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