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病毒性脑炎416例临床报告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病毒性脑炎416例临床报告总结

儿童病毒性脑炎416例临床报告总结【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分析病毒性脑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对41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和脑电图及CT检查阳性率高。416例中,治愈403例(96.87%),好转11例(2.64%),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0.48%)。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准确诊断后及时对症治疗,疗效较好。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 病毒性脑膜(脑)炎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病毒性脑膜(脑)炎可存在不同的临床特点。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了较多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例。现收集整理了在此期间收治的416例病毒性脑膜(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的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6版),共收集住院病例416例,其中男298例,女218例,年龄3个月~14岁,住院天数1~21天。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有抽搐、意识改变及精神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症。其中抽搐病例153例,意识障碍131例,58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等,74例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 1.3脑脊液分析416例中进行脑脊液检查者367例。常规检查显示轻微压力增高91例,正常276例;白细胞计数<10×106/L的109例(29.7%),(21~50)×106/L 122例(32.24%),(51~500)×106/L137例(37.32%),(501~1000) ×106/L46例(12.53%),大于1000×106/L的2例(0.87%)。脑脊液生化检查显示蛋白定量正常或轻微升高,糖和氯化物的水平正常。 1.4实验室检查全部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242例,中性粒细胞增高237例,脑脊液检查314例,正常66例,异常248例。蛋白增高297例,压力增高251例,最高达480 mm H2O,白细胞轻度增高121例,本组以CT扫描285例,其中179例CT增强后脑质呈强化,106例左额、顶叶呈现白质内片状低密度影。本组379例进行脑电图检查,371例异常,大多显示弥漫性高波幅慢性波或弥散性异常背景上有局灶性改变。 2 治疗与转归 2.1临床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好转:症状、体征好转,脑脊液恢复正常,脑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遗留轻度神经后遗症;无效:病情恶化或死亡。 2.2本组416例予以综合治疗,急性期使用激素、抗病毒抗生素及神经细胞营养药治疗,并依据病情给予脱水剂,抗癫痫、抗精神症状治疗。治愈403例(96.87%),好转11例(2.64%),无效2例(其中死亡1例)(0.48%) 3 讨论 3.1病毒性脑炎因其病毒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颇多相似之处,故单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很难确诊,需要借助各种辅助检查才能确诊。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检查,但不能准确提供病原学依据。脑电图是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指标,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EEG改变与病毒感染后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之间有良好的平衡关系,临床症状越重,EEG的异常程度越明显,是监测病情变化及脑功能变化的参考指标之一。CT检测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较小,主要以脑实质低密度影、占位效应为主,缺乏特异性。 3.2小儿病毒性脑炎目前缺乏特异性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重点在控制高热和惊厥,减轻脑水肿,防治脑疝和呼吸衰竭发生。急性期正确的支持与对症治疗,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我们使用抗病毒治疗,采用更昔洛韦及利巴韦林,更昔洛韦分子量小,50%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对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起到抑制其DNA的合成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干扰素在本组病例的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病毒复制所需要的酶的合成,使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IVIG能干扰致病菌微生物对靶细胞的攻击作用有广泛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事实上,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上数量很多。只是由于其病状轻,多为非特异性表现,故往往未引起注意。本研究提示了儿童病毒性脑膜(脑)炎流行的新特点:在病毒流行季节,由多种病毒共同引起,而由单一病原体引起的流行发病少见。关于本病的诊断,在病毒流行的季节,应做好病毒性脑膜(脑)炎的监测工作,合理应用多种诊断方法,争取及早诊断,避免漏诊。尤其是面对临床出现的愈来愈多非典型表现的病毒性脑炎,未来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观察,为了解疾病流行特点、完善检查治疗提供更确切的证据。 参考文献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