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CT诊断.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CT诊断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的出血时间、出血类型、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CT复查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病例134例,对其发病年龄、出血类型、出血时间、CT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迟发性颅内混合性出血106例,单一出血28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的发病率高,CT能及时、准确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对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CT检查;外伤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91-02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混合出血是指外伤后经2次或2次以上CT复查发现颅内有2种或2种以上出血。这类患者首次检查可为阴性或仅有少量出血,随着病情发展,而在CT复查中出现2种或2种以上出血,若延误诊断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0月~2006年12月颅脑外伤经2次或2次以上CT复查确诊的迟发性颅内出血患者134例,其中男102例,女32例;年龄6~90岁,平均48岁。本组病例中,车祸伤94例,打击伤19例,高处坠落伤12例,跌伤9例。 1.2检查方法:134例全部采用东芝TCT-600全身CT机,行头部常规轴位扫描,层厚、层距10 mm,采用脑组织窗、中间窗、骨窗观察。所有病例均在头部外伤后6小时内进行首次头部CT检查,并且经过2次以上头部CT复查确诊。 2结果 2.1颅内出血的CT动态变化:6小时内第一次CT检查阴性31例,单一出血83例,混合出血20例。24小时内第二次CT检查:首检31例阴性病例中阴性3例,单一出血23例,混合出血5例;首检83例单一出血病例中单一出血31例,混合出血52例。24~48小时内第三次CT检查:第二次检查后23例单一出血病例中混合出血7例,单一出血16例;31例单一出血病例混合出血17例,单一出血14例。48小时后检查4例单一出血出现混合出血。 2.2出血类型:(1)单一出血28例,脑挫裂伤11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2)混合出血106例:脑挫裂伤伴发脑内血肿26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外血肿4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7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9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11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 2.3出血部位: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出血部位:额、颞叶70例,顶枕叶31例,脑干6例。硬膜外血肿28例,出血位于着力部位;硬膜下血肿43例,31例见于对冲伤;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多见于基底池、侧裂池、脑沟内。 3讨论 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颅脑外伤常常发生,仅靠临床有时无法准确诊断脑外伤的程度,CT则能清晰地显示脑外伤的部位、出血量、脑组织的受压等,尤其能观察出血的动态变化,已经成为颅脑外伤检查的首选方法。但是,颅脑外伤病员不能只通过1次CT检查就排除颅内出血可能。本组病例已经显示第一次CT检查中31例病例阴性,而在48小时后有15例出现混合出血;83例首检只有单一出血,而在48小时后有71例混合出血。20例首检即有混合出血的病例,24~48小时出血增加。随着病情发展,复查时颅内迟发混合出血发病率高,尤以48小时内多见,共102例,占76%。 颅内迟发性混合出血类型较多,各类出血其CT表现各不相同: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表现为低密度区内出现点片状高密度影,脑水肿范围可大可小,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引起病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对侧偏移。合并血肿时,表现为大小不一圆形或不均一形高密度影,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灶,血肿也可多发。硬膜外血肿表现为颅骨内骨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缘锐利,CT值40~100 Hu,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如骨折跨越颅缝,硬膜外血肿也可超越颅缝,血肿占位效应较轻,且常伴有出血部位的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密度与病员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肿范围常较广泛,可超越颅缝线,甚至覆盖整个大脑半球,常伴有脑挫裂伤,占位效应明显,量少时需用宽窗区别于颅骨。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基底池、侧裂池和脑沟内较为广泛的高密度影,出血量越多,脑脊液稀释越少,密度越高[1]。 颅内混合出血以脑挫裂伤合并其它各类出血较为常见,尤以合并脑内血肿最多见。迟发性脑内血肿是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未见血肿,而在以后的CT复查中发现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新的血肿。其形成机制可能是外伤时血管受损,但尚未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