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肺水肿1例.docVIP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肺水肿1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肺水肿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肺水肿1例1临床资料 疗养员,男性,70岁,2007年5月15日22:00自济南来院疗养。入院诊断:①高血压病Ⅲ级。②冠心病。③Ⅱ型糖尿病。入院时体温36.0℃,脉搏78次/min,血压19.7/9.3 kPa,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不适主诉。16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V1呈正负双向,负正,Ptfv1≈ -0.03 mm,STⅠ、Ⅱ、avF、V4-6下垂型压低,TV4-6倒置。17日00:30 突感受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慌、气急。值班医护及时赶到疗养房见患者表情痛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涌白色泡沫状痰,查血压18.7/10.7 kPa,脉搏110次/min,呼吸30次/min,双肺满布水泡音,心尖部奔马律。床旁心电图演变性变化:Ptfv1-0.03 mm,RⅡ、Ⅲ、avF振幅变小,QⅡ、Ⅲ、avF 逐渐变深,TV1-3高大,V4-6深倒置, STⅡ、Ⅲ、avF抬高,V4-5下移,急查肌钙蛋白阳性,血象正常。在检查的同时立即半卧位,酒精湿化吸氧,硝酸甘油0.5 mg舌下含服,阿斯匹林0.6 g嚼服,杜冷丁50 mg肌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速尿20 mg静推,西地兰0.2 mg缓慢静推,安定10 mg静推,再建立另一路静脉通道,NS 500 ml+硝酸甘油10 mg缓慢静滴,吸痰、心电监护、导尿、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等。约3 h抢救后,病情逐渐控制,因疗养院医疗设备所限,由4名战士扛着担架,电瓶车缓慢行驶,1名医生、2名护士护送转入上级驻军医院进一步救治。 2讨论 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反应特征性心电图演变及心肌酶和心肌结构蛋白的变化[1]。本病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发生血栓所致,并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表现,病情危重凶险,抢救必须争分夺秒,要立即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患者烦躁不安,减少心脏氧耗,迅速降低肺楔压或左房压,扩张静脉和小动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尽最大可能保护受累心肌。 2)我院疗养房为宾馆式普通标房,无中心给氧装置。疗养楼为A、B三层小楼。疗养员住A楼二层,而治疗室、抢救室设在B楼一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搬动。这些情况下给抢救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疗养院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AMI及并发症的急救流程,反应迅速。同时紧急报告总值班,由总值班组织急救力量,各负其责实施救治,联系专家会诊与后送。我科根据疗养院救治特点,自制了AMI便携式急救箱,内备有AMI抢救紧急专用药品,一有病情,携带前往,为救治赢得时间。 3)我院地处鼓浪屿,四面环海,岛上由于扩大绿化覆盖,居民逐渐减少,原有一治疗医院也搬出岛外,仅留一门诊部,抢救设备简陋。疗养院地理位置特殊,地势较高,坡多路陡,后送困难。近年来,疗养员日趋老龄化,基础疾病多,潜在危险多,入院发病多,医疗安全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加强了医护人员急救医学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医护之间密切配合,不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急救药品随用随补,急救器材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保证急、危、重症病人最早时间内的院前抢救。另外,年龄较大、体弱多病者也应尽可能减少到远程、异地、交通不便处疗养,以防不测。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9 (收稿日期:2007-07-17)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