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林老中医诊治骨性关节炎经验探析.docVIP

曾一林老中医诊治骨性关节炎经验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一林老中医诊治骨性关节炎经验探析

曾一林老中医诊治骨性关节炎经验探析【摘要】曾一林老中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多属肾虚骨痹,寒症居多,擅长运用右归丸、阳和汤加减内服,并且配合弃杖散外洗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曾一林;骨性关节炎;右归丸;阳和汤 【Abstract】Prof. Zengyilin pointed that osteoarthritis mostly be included in the kidney-deficient syndrome Bizhe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ten caused by cold. Prof. Zeng treated this type of osteoarthritis by modified Youguiwan decoction or modified Yanghetang decoction, and got good effect. Additionally, Prof. Zeng usually applied external multi-herbs named Qizhangsan decoction 【Key words】Zengyilin, osteoarthritis, Youguiwan decoction, Yanghetang decoction 业师曾一林老中医攻读中医学,孜孜不倦,遍访天下名医,熟读中医经典名著,从事中医骨科临床与教学30余年,对骨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业师诊疗骨性关节炎部分经验整理成文,以飨同道。 1理论认识 在辨证论治规律的临床应用中,不仅要辨证候的表里寒热虚实,还要进而辨病名(包括中医与西医病名),辨识疾病的基本矛盾所在。他认为骨性关节炎多属于中医“肾虚骨痹”范畴,是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的慢性关节病,临床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多发生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如脊柱、髋、膝等,在脊柱多发生于椎体节段的移行部位。中医认为多 因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损伤和感受风寒湿邪引起,其中以肾虚为本。肾虚骨痹的机理在于原发的虚和继发的瘀,虚和瘀相互联系,虚可致瘀,瘀又可加重虚,虚和瘀作为一个整体统一于肾虚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在西医辨病方面,强调要达到对每一位慢性长期腰退痛患者的准确诊治,必须有深厚的西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骨性关节炎病因复杂,呈慢性进行性过程,常有可能伴发有其它疾病,临床表现易于其它疾病相混淆,临床须详加辨别,以防止误诊、漏诊。 业师认为肾虚骨痹临床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等三型较为常见。其中肾虚为根本,以寒证居多。肾虚骨痹是慢性进行性疾病,久病必有瘀,每一型均可有瘀血阻滞表现。并指出临床辨证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四川海拔低,是湿气旺盛之地,所以在蜀地骨痹患者多以肾虚、挟湿挟痰、血瘀多见。 2临床经验 业师认为骨性关节炎通过确切的辨证论治,中药可以很有效地缓解病情的,且疗效较持久。提出肾虚骨痹的治疗原则是:调补肝肾为主,通络祛风为辅;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临证中,具体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是:肾虚:倡用温补,常用右归丸加减;寒凝气滞:则散寒行滞,用阳和汤或乌头汤加减。 业师深谙张景岳右归丸立法组方之意旨。景岳首次明确将“阴阳互济”贯彻到阴阳精气水火不足证的立法组方中,制定了右归丸。右归丸为益火之剂,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证。右归丸虽以附子、肉桂温补命门,扶植阳气,但方中配以大补阴精、滋培肾水的熟地、枸杞,从而使附子、肉桂补其阳而不损阴,使阳气得阴精之助而生化无穷。对于骨痹肾虚患者气虚较甚者,多于右归丸中加入人参、黄芪以补气,以达到精气相生的效果;血虚可加大当归、熟地用量;寒湿偏盛可加制川乌、制草乌,加重制附片用量;血瘀气滞偏重,肿胀较甚可加三棱、莪术;颈肩部加姜黄、葛根;背部加柴胡、羌活;腰部加杜仲、川续断;上肢加桑枝、桂枝;下肢加木瓜、独活。 阳和汤温阳补虚,散寒通滞,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而业师则常用其加减治疗肾虚骨痹,屡获良效。《素问“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证的形成,每因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筋骨、肌肉、关节,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如痹证初始,病邪轻浅,则外邪较易祛除;若痹证日久,外邪久羁,蛰伏于筋骨之间,则祛邪颇感棘手。此时,单纯温里散寒则邪无出路,单纯开表宣痹则里寒不除,表里不通,经络阻隔,则难以取效。而阳和汤中既用肉桂、炮姜温里散寒,破阴扶阳以温里;又用麻黄辛温发散,开达腠理,宣散寒邪以疏表;再用白芥子散寒祛湿,利气通滞,以通达表里。故阳和汤堪为攻补兼备、刚柔相济之治痹良方。临证中,常随证加减,每获佳效。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