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3例神经电生理检测.doc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3例神经电生理检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3例神经电生理检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实施瞬目反射和面神经运动传导测定。结果:所检6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瞬目反射阳性率达1000%,面神经运动传导阳性率仅为38。5%。瞬目反射和面神经运动传导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不同时期可有电生理的异常特征。结论:瞬目反射是目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早期特别是一周内最重要的客观的相对精确的检测手段,而面神经运动传导对于病史超过一周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检查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 瞬目反射(BR) 面神经运动传导 (MCV)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畸形非化脓性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不是很清楚,70%以上病人有面部受凉史,发病年龄20-50岁多见,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患侧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面部表情肌瘫痪症状及体征,多数病例经2-5周治疗后可以恢复,少数不能完全恢复。 本文总结了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院确诊的6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63例均均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34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42岁,病程2天-2年,2-7天41例,8-14天19例15天-2年3例。从临床表现来看,患者额纹消失,眼睛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面部表情肌肉瘫痪的症状和体征。 2检测方法 刺激所使用的仪器为英国牛津的Medelec Synergy电生理检测仪,室温25℃。 2.1瞬目反射(BR)测定方法:刺激三叉神经眶上支(眶上裂处刺激),表面电极置于下眼睑中部记录,参考电极置于眼角外侧,手腕置接地电极,受检者眼睛微闭,刺激强度为0-35MA。 2.2面神经运动传导 (MCV)测定方法:记录、参考及接地电极同BR,刺激电极置于茎乳孔处。 判断标准:BR主要观察R1、R2、R2的波幅和潜伏时,面神经运动传导(MCV)主要观察患侧CMAP潜伏时及波幅与健侧比较的差异。正常值标准参照汤晓芙标准 [1]。 3结果 3.1瞬目反射(BR)异常情况分析:63例中有39例未引出患侧R1、R2及健侧R2,24例患侧R1、R2及健侧R2潜伏时延长、波幅降低,异常率达100%。24例患侧R1平均潜伏时为13、40 ms,R2平均潜伏时为39.42ms,健侧R2平均潜伏时为31.17;健侧R1平均潜伏时为10.31 ms,R2平均潜伏时为31.17ms健侧R2平均潜伏时为38.95。(详见表1) 3.2面神经运动传导(MCV)异常情况分析:41例未见异常,1例患侧未引出波形,21例CMAP潜伏时及波幅较健侧延长或降低,异常率39.7%。63例患侧CMAP平均潜伏时3.20 ms,波幅1.55 mV。未见异常的41例病程均未超过1周。(详见表2) 表124例患者健侧与患侧BR结果比较(x±s,ms) 4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茎乳孔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神经面瘫,病因不很清楚。激发因素可能为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骨管内该神经组织的缺血、水肿、受压而发病,其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的水肿,由于骨管内空间有限,肿胀导致局部循环障碍,严重者可有轴突变性。电生理检测主要是通过神经纤维对电刺激的反应来完成的,通常用波幅和潜伏时来表达。面神经损伤时会出现波幅降低、潜伏时延长。 本组63例病例BR全部异常,阳性率100%,这是因为BR能反映面神经全程传导功能,跨越了面神经损害部位,故阳性率高,适用于早期诊断(发病1周内)[2]。 本组63例病例面神经MCV异常率仅为39.7%,未见异常的41例均为发病一周内检测,这是因为其反映的是面神经远端的传导速度,而一周内面神经炎的损害出现于近端,其远端功能尚保持完好,时间太短,神经变性尚未达到损伤的程度,因此面神经MCV检测宜安排在发病1周后进行。 综上所述,BR、面神经MCV检测是面神经炎目前客观的相对精确的检测手段。早期BR检查优于面神经MCV,而中后期面神经MCV显出其重要性,患者大多在发病一周内就诊,所以BR检测是首选。病变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分析、判断疾病的康复及预后。 参考文献 [1]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20-122. [2] 卢祖能,曾庆杏,李承晏,等.实用肌电图学[M]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