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针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模型兔坐骨神经电生理功能影响.doc

电针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模型兔坐骨神经电生理功能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针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模型兔坐骨神经电生理功能影响

电针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模型兔坐骨神经电生理功能影响文章编号:0255-2930(2008)06-0433-03 中图分类号:R 246.6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 目的:探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大耳白兔80只,随机分成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免疫球蛋白组,每组各20只。采用国际公认的P-2免疫动物模型,电针组采用电针膀胱经五脏俞进行治疗,免疫球蛋白组家兔按每日80 mg/kg给予提取的兔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进行治疗。各组分别于第7、14 d各评价1次,观察2种方法对GBS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F波的影响。结果:急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家兔坐骨神经MCV明显减慢,治疗第14 d时电针组家兔坐骨神经MCV较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但均低于空白组(P0.05);至14 d时电针组和免疫球蛋白组F波异常例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临床表现为急性软瘫,属中医“痿证”范畴。五脏俞穴与所属的脏腑有着横向的密切联系,针刺五脏俞可以调节五脏之气,对于五脏的功能活动有着较为直接和显著的影响。现已有关于选用膀胱经五脏俞穴加减应用电针[2]、穴位埋线[3]等方法治疗GBS 取得较好疗效的文献报道,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针刺五脏俞治疗痿证的疗效。 GBS以运动神经损害为主,电生理检查对于GB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神经电图上运动传导速度(MCV)异常较感觉传导速度(SCV)异常更为常见。文献报道[4]MCV异常为90%,而SCV异常仅为25%。因此本实验研究只进行了MCV的测定。测定传导速度的关键在于诱发电位技术,刺激阈值并非固定不变,它与再生神经纤维的直径呈反比,随再生神经直径增粗,刺激阈值逐渐减少。本实验中注意了电刺激的几个因素,①强度:用超强刺激法,可使神经内的A类纤维全部兴奋,获得神经最大动作电位,若刺激电流弱,不能诱发全部的神经兴奋,就造成人为的潜伏期延长。②波宽:无论多强的刺激,都需要作用一段时间,才能使神经兴奋。本实验选用0.2 ms波宽足以使A类纤维兴奋。③电流变化率:电流变化的速度直接影响刺激的结果。本研究采用矩形方波脉冲刺激,电流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预定高度。同时,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是在直视下进行,定位准确,并能彻底消除容积传导带来的干扰。 F波的检测包括F波出现频率、潜伏期、传导速度、振幅、持续时间等一系列指标的检测,由于F波出现频率在GBS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5],因此本实验中只选用了F波出现频率作为研究F波的检测指标,以F波出现频率低于刺激数的80%[6]作为F波异常的判定标准。 通过对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7 d时电针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加快,至14 d时电针组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较7 d时进一步加快,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低于空白组;通过对F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电针组F波异常例数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与空白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 本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EAN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减慢;②EAN家兔坐骨神经F波的出现频率异常;③电针膀胱经五脏俞能明显提高EAN家兔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④电针膀胱经五脏俞能明显降低EAN家兔坐骨神经异常F波的出现频率。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电针膀胱经五脏俞能有效恢复EAN家兔的神经传导功能,对EAN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向东,许贤豪,林嘉友,等.P-2蛋白及其合成肽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10(1):25-27. [2] 朱飞奇.单用电针治愈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0):34-35. [3] 柏树祥.埋线针刺为主治愈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2):19-20. [4] Albers J W,Kelly J J Jr.Acquired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clinical and electrodiagnostic features[J].Muscle Nerve,1989,12(6):435-451. [5] 汤晓芙.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7-99. [6] Whitaker J N.The protein antigens of p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