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针支沟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探究.doc

电针支沟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针支沟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探究

电针支沟治疗便秘之气秘多中心随机对照探究[摘要]目的:评价电针支沟穴治疗便秘之气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电针支沟穴方法,对照组则电针相近位置的非穴点,以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结肠传输试验及各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定,观察治疗4周,治疗结束1个月、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电针支沟穴能明显改善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肠传输时间,降低开塞露和泻剂的使用率,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61.3%,两组相比,P0.05),有齐同可比性。 1.3 诊断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Es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Ⅱ标准。 1.4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和辨证标准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者;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者;无肝、胆、胰消化系统疾病者;未接受过各种肠肛手术者;心脑血管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已经应用改善微循环药而大便仍然秘结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5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上述诊断、纳入标准者;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6 终止与撤出试验标准 未按照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期自行加用其他治疗方法者;不能坚持治疗者;治疗不足25次者(90%);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者;试验中出现其他并发疾病或病情恶化者。 2 治疗方法 由于便秘患者的就诊率很低,来诊患者常伴有其他合并症,故均按如下原则处理:伴有脑血管病者静脉滴注改善脑细胞代谢或活血化瘀药治疗;伴2型糖尿病者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伴高血压者口服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伴冠心病者口服硝酸酯类制剂。 2.1 观察组 取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46―1990)取双侧支沟穴,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操作:穴位处常规皮肤消毒,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0.35mm×50mm毫针垂直刺入,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得气后通以华卫产业开发公司生产的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强度30mA,选择波型等幅疏密波2/100Hz,脉冲宽度0.2~0.6ms,通电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 2.2 对照组 取支沟穴向尺侧旁开1寸水平线,然后再向近心端引一2寸垂直线之终点为空白非穴点。操作方法及疗程均同观察组。 如患者不能自主排便,可根据患者要求,采用开塞露助解,并记录开塞露的使用次数,于治疗结束1个月、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随访表。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临床症状观察:采用症状积分法。 (2)结肠传输试验测定(GITT):参照柯氏改进的GITT方法进行,并分别读取48小时、72小时右半结肠残留标志物数(RCn),左半结肠残留标志物数(LCn),直肠、乙状结肠残留标志物数(SRn),计算标志物排出率及72小时结肠传输指数(TI)。标志物排出率=(20-残量数)/20×100%;结肠传输指数(TI)=SRn/(RCn+LCn)。 (3)安全性评价:每位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血、尿、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并进行安全性分级。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2级:比较安全,轻度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安全性指标检查无异常。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有轻度异常,需做处理。4级: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止研究,或安全性指标检查明显异常。 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专人(天津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采用SPSS 11.5和SA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对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便秘的疗效判定标准来评定疗效。治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两组患者疗效经统计学处理,X2=93.73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