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血病患者64例应用改良PICC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64例白血病患者经改良后的PICC置管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例白血病住院患者给予行PICC导管留置术,在置管前、置管过程中、置管后和并发症进行改良性护理,观察患者在PICC置管后有无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和脱落出现的情况,记录发生率。结果:64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置管困难,发生率为1.56%;14例导管入口处出现感染,发生率为21.87%;2例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12%;7例导管脱落,发生率为10.93%。以上并发症均在处理后恢复,无带来严重副作用。结论: PICC安全、简单、可靠,通过综合护理,总结临床经验,加强医患沟通和提高患者保护PICC管的意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白血病;PICC;护理体会;置管术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214-0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l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并将导管顶端放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手术[1]。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保存时间长,能够避免患者经常穿刺静脉输液而带来的痛苦。因白血病患者的药物、血制品和营养物质均通过静脉输入,通过PICC能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和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但植入PICC管后,如果护理不严格,容易出现局部感染、导管阻塞、静脉发炎等并发症,我院经过改良对6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PICC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64例白血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PICC导管留置,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由5至56岁,平均年龄(34.34±27.56)岁,其中急性白血病56例,慢性白血病急性病变8例,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多疗程化疗,PICC管留置时间为70-365天,其中贵要静脉置管29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9例,头静脉置管16例。
1.2治疗方法
1.2.1材料:选用巴德公司三向瓣膜PICC导管,均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型的输液接头,封管液体均采用0.9%生理盐水。
1.2.2置管前护理:置管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置管的目的,好处,作用,详细告知手术的过程和预测需要置留的时间;介绍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患者的信心,签署知情同意书。必要时进行心理辅导,消除紧张情绪。
1.2.3置管过程护理:穿刺时操作规范,动作轻柔,减少血管壁破损而导致血栓形成。置管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2]。并记录置管日期、操作者等相关事宜。
1.2.4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要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漏液、水肿、对透明胶有无过敏现象,查看有无疼痛,监测体温。嘱咐患者和家属要保护导管入口处,必要时才用绷带加压,置管后三天内避免大幅度动作或运动,正常情况下7天维护一次,如果有感染、松脱、污染甚至破损的情况下,必须缩短敷料更换时间。在输液完毕后,用10ml的肝素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化疗间歇期无需输液的患儿则每周用10ml肝素生理盐水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对家属和患儿进行置管后宣教,要求其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不可撕下贴膜,沐浴时需要用保鲜膜缠绕置管肢体或部位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
1.2.5并发症处理:
1.2.5.1感染:继发感染和败血症是PICC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与操作和维护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患者自身抵抗力低下有关[3]。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有脓性分泌物者,除了常规每日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局部加强换药外,穿刺部位可以用5%碘伏湿敷,待干后用红外线灯照射,促进血肿部位消退。
1.2.5.2静脉炎:置管术后静脉炎一般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护理。机械性静脉炎与选择导管型号与血管内径大小不合适相关,建议患者采取太高手臂,可涂喜疗妥软膏加强局部血液循环;血栓性静脉炎与导管外周形成血栓或置管时损伤血管有关,故必须用溶栓药物放于血栓处。
1.2.5.3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原因与导管被夹、折、冲管不充分,或是同时将输入多种制剂或浓度高的液体有关。表现为液体输入困难,抽不到回血。在输液前检查管腔是否流畅,如遇不流畅,则尽快用生理盐水冲管;在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滴完后所致的血液反流堵塞导管;输液后可以使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冲管,不使用3F导管抽血[4]。
1.2.5.4导管脱落:对此类患者必须加强教育,尽量避免动作过大或提重物。在护理时,每次更换敷料要将留在体外的导管呈“s”形固定,每次换敷料时必须估计外露导管长度。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在PICC置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