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我们一起直面药物不良反应
让我们一起直面药物不良反应编者按:对于药物,你是否认真地了解过它?还是仅仅听从医生的话,将它们吃下去而已?但是,如果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它不好的一面,你还会信任它吗?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就一定要承担可能的风险,因为药物具有两面性,既能治病,也可能致病。正确看待用药的风险――不良反应,才是与药物的共处之道。
“肝损伤”风波
相关新闻链接:
2010年11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直播间》播报的新闻中,有一则提醒“儿童慎用解热镇痛药”的报道,引发不少市民关注。该报道引用“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的演讲内容,称“尼美舒利用于退热时,对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药监局)早在2008年6月11日,就发布了《关于修订尼美舒利口服制剂说明书的通知》。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决定对尼美舒利口服制剂说明书进行修订,包括说明书和标签中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和儿童用药等内容。
这次的风波把尼美舒利推上了风口浪尖,众说纷纭。
首先是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尼美舒利的不良反应;某些地方也爆出病人使用尼美舒利后引起不适;还有人认为尼美舒利不应在零售药房开架销售;同时,还有消息指出国外有些国家已禁止该药用于儿童退热。新闻传播的信息迅速引起家长的担心,人们开始质疑尼美舒利的安全性,且谴责声也转移到了药品生产厂家和药店身上,甚至引起药企之间的官司纠纷。
药监局将尼美舒利的适应证规定为:“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的治疗。”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顾名思义,它的化学结构不是甾体,跟主要治疗重大炎症的糖皮质激素(即甾体抗炎药)不同,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它只是改善了人体对炎症的不适,不能消除产生炎症的病因,所以只能治疗相对较轻的炎症。或许大家觉得这名字太专业了,其实,我们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等,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它们的不良反应基本类似,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损伤、肝肾功能损害、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过敏反应等,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更易发生。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的特点:
1胃肠道损伤的风险不仅与剂量成正比,还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风险也越大。
2几乎所有的非甾体抗炎药都可导致肝损害,只是程度不同。对乙酰氨基酚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严重肝毒性,尤其是儿童。由于国内的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多达30余种,使用广泛,因此应引起注意。
3常用于儿童退热的药物布洛芬也有致肾病综合征的可能。
在尼美舒利“风波”中,国家药监局表示:尼美舒利仍是可批准用于儿童退热的药物,其不良反应监测无异常。其实,在正常剂量上,尼美舒利进入肝肾比较少,是安全的。尼美舒利和布洛芬都通过肝脏代谢,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没有明显差别。
需要明确的是,退热药不是常规药,治标不治本。医生一般只开一两天的量给病人备用,并嘱咐,若服用两天病情反复就要找医生重新制订治疗方案。而在选择退热药时,医生一般会开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等药品,尼美舒利从未作为大城市综合医院的儿童退热首选药物。
此次事件有两个起因。一是起效快的尼美舒利被家长奉为“退热功臣”,此药在国内有多家药厂生产,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因其价廉、起效快、购买方便而喜欢使用,而出事的原因往往是家长滥用了尼美舒利。二是专家在论坛上只提到了尼美舒利,却没有说清其他同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是差不多的。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又将不良反应的程度扩大,使得那些曾给孩子用过尼美舒利的家长一片哗然。即使药监局最终出面澄清了事实,人们也宁愿敬而远之。
你可能会问:“药物怎么总是爱吓唬人?吓得人连药都不敢用了。”
太委屈,凡事都赖药
其实,受到质疑的药物往往很无辜,“是药三分毒”,药物存在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而药企、药品监管部门、用药者,才是那些药害事件中的重要角色,惹人惊慌的药害事件大多还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药企(销售者)
某些不负责任的药企,只注重追求利益,而把药品质量和社会道德抛诸脑后。生产用的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或者生产过程把关不严格,任那些不合格的药品流到市面上,如“齐二药”假药事件,“欣弗”劣药事件,使得药企的诚信在一夜之间被瓦解。以前甚至还有些药企担心不良反应吓跑消费者,不敢在说明书上将药物的真面目示人。药品“被劣质”“被掩盖”,因此而成为众矢之的。一些药店为了利益,向消费者推荐利润高的药,或者没有处方依据也擅自销售处方药,这些行为成了药害事件的间接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清IL-6、hs-CRP浓度测定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临床意义.doc
- 血清PSA测定及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关系.doc
- 血清β-HCG、E2、P以及E2-P在输卵管妊娠、胎动不安、胎漏中相关性探究.doc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脑梗死预后关系.doc
- 血清ⅠCTP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应用.doc
- 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检测对老年性痴呆临床意义.doc
- 血清中hs-CRP、cTnI、Myo及CK-MB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doc
- 血清中孕酮水平在早期异位妊娠中诊断价值.doc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肾损伤中临床意义.doc
- 血清孕酮对鉴别宫内早早孕、难免流产、先兆流产及异位妊娠价值.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