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诗四首》篇目 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 世称“靖节先生” 三仕三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 探究: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自己一路跋涉,看到的沙漠中特有的景色。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课堂小测: 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 2.《使至塞上》一诗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简斋集》。 朗读: 注释: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诗人描写景物由近及远,突现出环境的宁静的句子是哪一句?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的句子是哪一句?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烟波浩淼洞庭湖 岳阳楼西临洞庭湖万顷波涛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jīng xǐyǐ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缓慢 瓜分 徘徊 靠着 高处 登楼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酒店或茶馆的招子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 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 “老木沧波”: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颈联以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