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所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中央所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以军工,铁路和电信为例)
中央企业改革课题组
经过24 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的了明显进展:
着眼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从政府行政机
构附属物向相对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
立足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改革
取得一定进展,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正在形成;
致力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大力推进配套改革,市场机制已成为
资源配置的基本调节者.
尽管如此,我们还需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许多深层矛
盾仍然存在,许多领域的改革攻坚依然步履维艰.中央所属企业国有企业
改革相对滞后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军工、铁路、民航、电力、电信、石
化和烟草等七个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军
工、草),要么自然垄断性较强(铁路、电力和电信),要么规模效益明
显(民航、石化)。由于这些行业特点和不一定正确的传统思维,这些
行业不仅长期限制非国有企业的进入,而且大都采取中央集中管理的方
式。多年实行这种体制的结果,就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的改革除个别行
业外,总体上落后于其他国有企业。比如,一些行业仍然存在着严重的
政企不分,行业主管部门和所属企业职责混淆,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企业;一些行业存在着严重的行业垄断,独占地位导致企业竟争力低下,
技术进步缓慢;一些行业管理权在中央,但企业分布在地方,一方面上
下不易沟通,一方面分离分流工作不易开展。所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推进政企分开和打破垄断,来加快中央所
属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正是从这一考虑出发,我们在中国体改基金
会的赞助下,选取军工、铁路和电信这三个中央企业集中的行业,作为
案例,研究它们如何加快改革和重组。
本课题组成员有马建堂、杨正位(军工)、石耀东(铁路)王学庆、银温泉(电信)。
1
军工行业的改革和重组
一、军工行业当前存在的困难和矛盾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数百
万人军工人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和奋力进取,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相
当规模、配套齐全的军工科研、生产体系,为共和国的和平与安宁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军工人在几十年奋斗中所高扬的为国家献身、为民
族争光的崇高品格和不朽精神将永远是激励国人前进的旗帜。改革开放
以来,军工行业坚决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军民结合、寓
军于民,民品科研与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
要力量。
也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军工行业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富余人员多,分流安置难。军工行业现有工业企业488 户,
在职职工156 万人,富余人员达1/3 以上。照此比例推算,全行业富余
人员为50 万左右。由于富余人员多,再加之地处偏远、地方政策难以
惠及,以及军工企业经营困难等原因,军工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和安置较
之一般企业更为困难。如比,2000 年重庆市属企业进入再就业中心的
人数占职工总数的30.9% ,而中央在渝军工企业相应比例仅为19.6%。
(二)办社会负担和债务负担沉重。由于许多军工企业地处偏远山
区,不得不承担办社会职能,普遍办有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等,
不仅开支很大,也牵扯了大量精力。如在重庆市的中央军工企业39 家,
共办各类学校45 所,由于这些企业的财政关系在中央,地方出台的分
离办社会职能的政策难以享受,剥离办社会负担进展甚缓。目前,重庆
市军工企业只剥离了2 家。同时,由于军工企业发展民品,尤其是三线
企业调迁,基本上都靠银行贷款,故债务负担沉重。据有关部门对111
户三线调迁企业统计,调迁总费用达到133.8 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
为93.2 亿元。其余企业自筹的26.5 亿元,也多是短贷长用的银行贷款,
致使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如四川38 户军工企业账面资产负债率平均
为77.3% ,重庆39 户军工企业流动资产负债率高达127.6%。
(三)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职工生活困难。由于企业负担重、生产
能力利用率低和民品竞争力弱等原因,相当多的企业长期亏损。2000
年全国军工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