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评
高一语文单元测评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遒劲(jìn) 遏止(zhǐ) 彷徨(huáng) 橘子洲(jú)
B.彳亍(chù) 颓圮(pǐ) 瓦菲(fēi) 寥廓(kuò)
C.荆棘(jí) 火钵(bō) 麦糟(zāo) 岁月稠(chóu)
D.凌侮(wǔ) 漂泊(bó) 跫音(qióng) 悄然(qiǎo)
解析:A项“遒劲”的“劲”应读“jìng”。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解析:A项,“竟”应为“竞”。
答案:A
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诗人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3)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味 贯注 揣测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位 灌注 揣摩
解析:品味: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灌注:浇注,注入(心血)等。贯注:(精神、精力)集中。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
答案:D
4.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解析:D项中把“万户侯”比作“粪土”,很显然是比喻。A、B、C三项虽然有“般的”“如”“像”等比喻句中常用的词语,但都不是比喻句。
答案:D
5.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一代人
顾 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A.“黑夜”在这里指十年浩劫给中国大地笼罩一片乌云,是社会现实的折射。
B.“黑色的眼睛”说明我是黄种人,因此我有黑色的眼睛。
C.“我”寻找光明。加大了“光明”与“黑夜”的明显差异,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恶势力的挤压下不放弃真理的追求的精神。
D.以“一代人”为题目,画龙点睛。
解析:“黑色的眼睛”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
答案:B
6.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 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看,这是奴隶!”
(1938年)
A.诗题为“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意在说明这仅仅是种假设,表现了诗人渴望和平的思想。
B.诗人采用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急骤地推出一个假设镜头,揭示了假若不去打仗的危害性。
C.这首诗“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余韵,没有半音,没有玩任何‘花头’,只是一句句朴质、干脆、真诚的话,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打入你耳中,打在你心上”。(闻一多语)
D.诗的形式短小,但它锋利,有炽烈的战斗激情,能够震撼人心。
解析:本诗就像一篇抗战动员令,旨在激发人们的抗战激情。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7~9题。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7.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抓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和分离的对象,完成概括。
参考答案:童年时期的母子分离,青年时期的夫妻分离,中年时期的母子生死之别,现在大陆和台湾的分离。
8.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解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诗歌中作者情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docx VIP
- 2024年看守所民警年终个人总结7篇.docx VIP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7《渔夫和他的灵魂》中文版.pdf
- 垦丁律所:数据出境合规实务100问.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课后习题与答案(最全).doc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7).pptx VIP
- 邱霈恩-002领导学(第二章).ppt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9).pptx VIP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PPT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10).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