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课件之:《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祖籍福建,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他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曾有很多时间在欧美和香港游历。他的著名诗歌《乡愁》传遍华人世界,还有《望乡的牧神》《民歌》等,散文有《沙田山居》《听听那冷雨》等。 走入霏霏,余光中想到了什么? 历史 杏花春雨江南(诗意的生活氛围) 音乐、美术、诗歌、世俗文化 方块字“雨” 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 水墨画 对历史、对文化的想入非非表明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怎样的感情? 向往、热爱、眷恋、思慕 快速阅读13、14两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瓦的音乐竟成绝响” 古典的浪漫情怀不再 对传统的文化氛围、古典的浪漫情怀从生活中日益淡去而叹惋,遗憾。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 听听那冷雨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 文化乡愁、寻根情结 题目中的“冷”是否恰当?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冷”的感觉? 读一读 画一画 品一品 冷 景“冷”:春寒料峭里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感受。 情“冷”:远离祖国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创造出这样的意境美? 修辞(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 叠词叠句 诗化的语言(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 化用诗句 活学活用 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特点。 展开想象,让文意更丰富更厚重。 灵活变换句式、使用修辞,使语言更美更形象。 当我死时, 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 睡整张大陆,听两侧, 安魂曲起自长江, 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 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 满足地想,从前,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 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 的眼睛饕餮地图, 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 代替回乡。 * *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听雨”部分,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读一读,写出自己的感受。 朗读时要注意的技巧: 1、音乐美——快慢、轻重、高低 2、构图美——带出情景、人物性格以及时间的层次感 3、感觉美——感情的表达要处理得当,使人信服,对朗诵悠然神往 A、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特点(调动多种感官) B、揣摩语言,体悟蕴藉的感(抓住修辞、句式等) C、展开想象,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环境的描写) 鉴赏方法: zxxk 题目中的“冷”是否恰当?在“听雨”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余光中 “鼓浪屿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节终于有岸可回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一百六十浬这海峡/为何/渡了近半个世纪才到家?” 这首《浪子回头》,是厦大校友、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1992年第一次回到厦门大学参加母校74周年校庆时的心情。 “听雨”部分,有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的游子之情、思乡之愁呢?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 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余光中 走入霏霏,余光中想到了什么? zxxk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大概最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干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 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份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虞美人 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 散文2【精读】新纪元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 第五课 苏轼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 6.6.1《奇妙的结联-对联中的词性》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美术 第一课PPT.ppt
- 高中语文 第7课短歌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第十二课 苏武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4单元 15荔枝赋并序.doc
-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宋散文选读)第5单元 19鞭 贾.doc
-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50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