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技巧、人际信任与建言行为关系之研究 - 崇越论文大赏
2011 TOPCO 崇越論文大賞
論文題目:
政治技巧、人際信任與建言行為關係
之研究
報名編號: ____E0065______
1
摘 要
過去建言行為研究甚少探討個體層面,且個體建言之對象應為目標敏感的,
可分為對同事提出建言及對主管提出建言兩者 。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政治技巧與建
言行為間之關係,以及人際信任在此關係間之關鍵角色。本研究問卷採配對方式
進行 (包含職員、職員的部門同事及職員之主管共三人為一組)。研究結果顯示 ,
不論建言之對象為部門同事或主管:政治技巧與建言行為間具有正向關係 ,且人
際信任在政治技巧與建言行為間具有完全中介之效果。
關鍵詞:政治技巧、人際信任、建言行為
壹、緒論
到目前為止,在眾多有關組織公民行為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只專注於
那些支持組織政策與常規的關係性行為(例如:幫助他人)(Burris, Detert,
Chiaburu, 2008) ,然而若當組織的現狀是需要被改變時,這樣的行為可能會逐
漸削弱績效表現 (Morrison Phelps, 1999) 。因此,近年來,另一股研究趨勢也
正蓬勃發展著,學者們開始去檢視挑戰、促進形式的組織公民行為,因為這
些行為明顯地挑戰現況而非僅維持現狀,它們對組織學習而言具有特別地價
值,對於團隊績效表現的提升具有正向的影響(Burris, et al., 2008) 。建言行為
是個體在職場內角色外之行為,是一種積極主動的 組織公民行為類型,是員
工自願性地對組織提出創新性或改善既有標準作業流程之建議 ,它之所以逐
漸受到學者的重視 ,原因在於它強調建設性意見的表達,企圖增進組織現況
(LePine Van Dyne, 1998) ;不同於關係型的組織公民行為,它為組織注入一
股活水,改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及績效表現。
在面臨全球環境變遷的競爭態勢下,組織瘦身體制下之員工工作負荷量
已隨之變大;再者,當個體向組織提出工作上的相關建議,將使得工作上之
既有流程必須加以更改甚至增加工作之份量,且工作流程之修正更改,其所
影響的不只個體本身,組織內之他人原有之工作流程也同時必須變動。因此,
當個體對組織 提出工作上之建言時,將會對個體產生負面的人際影響. (LePine
Van Dyne, 1998) 。從組織及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建言行為是一種對工作流程
及組織有助益之行為,它改善了工作流程、為工作注入了創新的元素,然個
體在從事該行為時,同時也產生了相當的人際風險。是故,當個體評估是否
向主管或同事提出工作上之建議時,個體必須先衡量提出該建議對其本身利
1
益與成本間之權衡輕重。因此,當個體願意對組織內他人提出建言,勢必該
權衡輕重在個體內心之評估利益過於潛在的成本(Detert Burris, 2007) ,才促
使個體去展現該行為。
根據 Liu,Zhu 與Yang(2010) ,建言行為應不同於關係型的角色外行為,個
體提出建議時是目標敏感的( target-sensitive ),可分為對同事提出建議(voice
toward peers)及對主管提出建議(voice toward the supervisor) 兩種型態。具有政
治技巧的個體有非常卓越的社交網絡能力 ,他們在組織中微妙地運用他們的
個人型態在人際上影響他人。政治技巧為個體主觀職涯成功一個重要的預測
因子 (Breland, Treadway, Duke, Adams, 2007) 。因此,從印象管理觀點來看,
印象管理者在某些情境下從事建言行為是為 了提升其形象,如創造出有能力
的印象、照顧他人及具有領導能力。因 此 ,展現建言行為可能被視為一種印
象提升的戰術 (Fuller, Barnett, Hester, Relyea, Frey, 2007) ,那些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