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实征研究上的使用.pdf

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实征研究上的使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实征研究上的使用

社會科學理論的形成及其在實徵研究上的使用 社會科學理論的形成及其在實徵研究上的使用 吳建華 / 研究教師 壹、前言 在生活世界中,常可聽到一些人說:「理論是理論,實務是實務。」這句話 暗示著理論與實務有極大的鴻溝。而如何才能拉近兩者距離,使科學理論能在 實務界發揮理念及實踐的指引作用,「實徵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在其中扮 演搭橋的角色。實徵研究把理論概念加以具體化,把實務世界的資料予以抽象 化,使學術界及實務界產生對話空間。而理論建構是實徵研究的最終目的,唯 有把研究成果提煉到理論層次,才有較佳的社會現象解釋力及預測力。依此可 知,理論化是實徵研究的目的,實徵研究是理論化的過程。 本文擬從理論之相關概念出發,說明理論的定義、要素、功能及層次;其 次,論述理論建構的兩種取向,包括演繹及歸納式的實徵研究。接著,談及理 論在實徵研究中,所使用的時機及形式。最後,以探究理論與研究的關係,作 為本文結語。 貳、理論的概念 一、理論的定義 社會科學理論(以下簡稱理論)常給人「高深莫測」的印象,到底什麼是 理論?以下根據學者的定義,將理論內涵歸納如下(王文科,1997 :8 ;王佳煌、 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 :75 ;林生傳,2003 :55 ;席汝楫,1997 : 41 ;黃營杉、汪志堅譯,2002 :12 ;Mouly, 1978 ):(一)理論是概念的邏輯命 題關係:理論把在社會情境中的發現、律則、構念、概念及原則,形成一組邏 輯上相互關聯的命題(proposition )或陳述(statement ),藉確定變項間的關係 及現象,提出一種系統性的觀點;(二)理論具有描述、解釋及預測的功能:社 117 東莞台校學報 第二期 會科學的基本目的在建立理論,並用理論來描述、瞭解、解釋及預測社會現象, 以使經驗世界產生主觀的意義,使理念表現在客觀實在界;(三)理論具備抽象 簡約的特質:理論是一組系統的概念或思想,概括而綜合的解釋,以濃縮而簡 潔的方式,組織社會的知識,可應用至許多的人或現象上,故具有抽象及通則 (generality )的特質。 二、理論的要素 理論是由一組相關的符號構成,這些基本要素有概念、變數、命題及假設, 若能瞭解理論的構成要素,有助我們在實徵研究中,運用及建構理論(林聚任、 劉玉安,2004 :52 )。 (一)概念 概念是構築理論的基石,由名詞、抽象定義及經驗內含組成(袁方,2002 : 70 ),透過符號(symbol )、文字(word )、觀念(idea )或構想(conception ), 所表現的一種想法。它能賦予世界某種意義,經由此一過程,實體(reality )產 生了意義、次序與連貫(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 :79-83 ; 席汝楫,1997 :43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陳儒晰譯,2004 :23 )。而各種 概念具有不同的「抽象」及「概括」層次,在「理論層級」的概念型定義,常 以其他概念描述一種概念的定義。例如綜合概念的抽象化程度較高,包含的訊 息較多,較難在實徵研究中直接運用,研究時應分清概念的抽象層次,瞭解各 類概念之間的關係(袁方,2002 :70 )。在「研究層級」的操作型定義,主要是 描述一組可遵循的程序,特別是在現象無法直接被觀察時,研究者就必須用操 作型定義,把所具有的意義以動作表現出來,以建立概念所描述現象的存在性 (席汝楫,1997 :47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 :46 )。 其次,概念主要功能有三(林生傳,2003 :49 ;徐振邦、梁文蓁、吳曉青、 陳儒晰譯,2004 ;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 :37 ):第一,提供共通語言,使研 究者能彼此溝通。第二,給予研究者某種觀點,看待世界、觀察現象。第三, 促使研究者對相關經驗進行分類,透過抽象化歷程,執簡馭繁,產生通則化及 意義化。 118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