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知识准备——意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举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松——坚贞高洁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 鹧鸪鸟——离愁别绪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原因:“无侣”或“单栖” 浣溪沙????? 苏 轼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2)、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 分析(1)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 ???( 2)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 意境 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 举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常见意境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中考21篇文言文.doc
- 2014与名师对话理科数学4-6.ppt
- 2014中考复习备战策略 语文PPT人教版第三部分 中考重点难点备查三、常考作家作品归纳.ppt
- 2014中考复习_小石潭记_中考.ppt
- 2014中考名著阅读全面简介.ppt
- 2014中考复习备战策略 语文PPT人教版考点训练19 古诗词鉴赏(一).ppt
- 2014中考数学高分冲刺一 数与式的三项要点.doc
- 2014中考政治(教科版)总复习课件:专题二 道德教育(86张PPT).ppt
- 2014中考文言文综合分析.doc
- 2014.9.18伟大的抗日战争.ppt
- 2014届高二语文课件:《方山子传》(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ppt
- 2014届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doc
- 2014届高考叙事类作文全程指引.ppt
-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_第一单元_第一课_美好生活的向导.ppt
-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查漏补缺:弱电解质的电离.ppt
-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查漏补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pt
- 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查漏补缺: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章末整合提升 第十六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ppt
-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1讲.ppt
- 2014届高考复习英语课件_考点6_情态动词.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