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
文体知识: * * 中学教考网/ 第5课 滕王阁序 王勃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雀楼 岳阳楼 滕王阁 黄鹤楼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崔 颢《黄鹤楼》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初唐四杰之一。六岁便善写文章。 人称神童。据说 约十五岁时被荐 于朝任职。后因写文章得罪权贵 而被革职。约二十六岁时前往交 趾探望家父,路过南昌,赴都督 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 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 惊悸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 他的“绝唱”。 都督阎公大宴滕王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公大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写作背景 序: 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ōu chān ē tà yū chuán yán 瓯越 襜帷 崇阿 绣闼 纡 遄飞 盛筵 棨戟 潦水 鹤汀 雕甍 骇瞩 睢园 俨骖騑 qǐ lǎo tīng méng zhǔ suī yán cān fēi 懿范 簪笏 凫渚 闾阎 多舛 yì zān hù zhǔ lǘ chuǎn 读出字音 第一部分(1): 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第二部分(2-3): 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 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 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 叹知己难遇,盛筵难再。 讨论: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历史变迁 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雄州雾列 俊采星驰 天文位置 地理位置 盛地 嘉宾 第一部分 1.交代举行宴会的时间。 2.诗人来参加宴会的过程。 3.滕王阁及其周围的景色,这一部分, 写出了滕王阁建筑之宏伟,眺望之广阔。 “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 “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望所见。 讨论:第二部分写了什么? 色彩变化之美 寒潭清 暮山紫 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青雀黄龙 彩彻区明 远近变化之美 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山原盈视 川泽骇瞩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上下浑成之美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虚实相衬之美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重点研习:读2、3两段,看看前后景物、心情方面究竟有哪些变化? 景物:静—动;暗—明;上—下;实—虚 视野:由集中到开阔 心情:由欣赏到震惊(既为一种崇高的美所折服,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兴) 文以气贯。作者借助于节奏、速度、语气等来体现情感的变化,更让这种情感形成一股气流贯注于行文始终,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前人写水天(或天地)相接景象的句子很多,阅读下面三组句子说说王勃的句子好在哪里。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与朱元思书》)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马射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又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样,在秋水长天一色的淡然中,却蕴含着天地间生机的涌动,动静结合,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第三部分 第四段 第五段: 写宴会盛况 兴尽悲来 言自己虽时运不济,但因之自勉,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管弦之胜,歌声之美 宴会豪华,人物高雅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叹 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 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 壮志难酬,知音不遇的痛苦 第六段: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第六、七段表明写序的目的,以谦词作结, 结束全文。 第四部分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地盛 人杰 景美 宴欢 乐 悲 乘风破浪的豪情 报国无门的苦闷 悲怆与奋进统一 低沉与昂扬统一 怀才不遇的悲叹 不甘沉沦的奋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