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健-铜陵中医医院.doc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健-铜陵中医医院.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健-铜陵中医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与保健 铜陵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 刘宣 主治医师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椎间盘变性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于40~50岁青壮年,从事体力劳动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好发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约占90%~96%。 病因病理 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随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使髓核张力下降,椎间盘变薄。在没有后纵韧带支持的纤维环后外侧,出现向心性小裂隙。 2.损伤 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问盘突出的诱因。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破坏。 3.遗传因素 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较低;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 4.妊娠 妊娠期盆腔、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各种结构相对松弛,而腰骶部又承受较平时更大的重力,这样就增加了椎间盘损害的机会。 按髓核突出的程度分型 症状及体征 1.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具有下列特点。 ⑴根性放射痛 ①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疼痛沿臀部、大腿后侧放散至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趾。 ②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疼痛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足跟、足底和足外侧。因腰5和骶1神经根参与坐骨神经构成,腿痛又称坐骨神经痛。 ③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引起股神经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膝前部和小腿前内侧。 ⑵疼痛与腹压有关:使腹压和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可使腰腿痛加重,如咳嗽、打喷嚏、用力等。 ⑶疼痛与活动有关: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减轻。 ⑷疼痛与体位的关系:为了缓解疼痛,病人常被迫采取某一体位,侧卧位并屈髋屈膝、仰卧位屈腿、床上跪位、下蹲位等。 ⑸疼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部分病人遇到刮风下雨或气温骤降时加重,遇暖减轻。 2.麻木无力  受累神经根受到较重损害时,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感觉减退,轻者可出现痛觉过敏,重者肌肉瘫痪,出现无力症状。 3.大小便功能变化  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较重时,马尾神经损害可引起便秘、排便困难,尿频、尿急、尿潴留或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消失,以及性功能障碍。 4.腰部表现 腰部僵硬、活动受限或侧弯畸形。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   ①急性期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明显,理疗时禁用温热疗法;手法以肌松类手法为主。   ②恢复期可用温热疗法,手法以松动手法为主;可以通过增强腰背肌肌力训练,改善脊柱稳定性,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约80%以上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其适应症大致包括: ① 初次发作,病程短的患者; ② 病程虽长,但症状和体征较轻的患者; ③ 经影像学检查,椎间盘突出较小者; ④ 由于全身疾病或局部皮肤病,不能手术者。 1. 绝对卧床休息(卧硬板床) ①症状初次发作时,立即卧硬板床休息。卧位时椎间盘内压最低,并且肌肉放松,有利于突出物的复位和炎症的消退,使患者疼痛缓解。 ②采取自由体位,但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③卧床3周后带腰围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的动作。必要时可佩戴腰围,减少腰的活动,保证损伤部位充分休息。 2. 药物治疗 中西药药物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起到辅助性的对症治疗作用,常用的药物有: ◇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NSAID); ◇ 肌肉松弛剂、麻醉性镇痛药; ◇ 脱水剂应用; ◇ 营养神经药; ◇ 中成药; ◇ 外用药。 3. 腰椎牵引 ①慢速牵引:即小重量持续牵引。 (1)自体牵引; (2)骨盆牵引。 ②快速牵引:多方位快速牵引又称三维多功能牵引。 4.推拿手法 5.物理治疗 高频电疗法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石蜡疗法 低频调制中频电疗法 红外线照射疗法 6.针 灸 7.硬膜外、骶管封闭 8.穴位注射 9.小针刀松解术 10.运动疗法 保持腹肌与腰背肌适当平衡,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尽早开始卧位时的腰背肌和腹肌的锻炼,预防腰痛的复发。 常用的腰背肌锻炼方法有: ①挺胸;②“半桥”;③俯卧撑: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床面,先将头抬起,然后上身和头部抬起,并使头抬起后伸;④全桥;每一动作重复6~20次,开始时重复次数宜少,以后酌情渐增。 常用的腹肌锻炼方法有: ①仰卧抬头,②仰卧抬腿,③仰卧起坐,以上姿位维持4~10s,重复4~10次。 一、早期:静力锻炼为主 1、踝背伸、踝趾屈:如下图,平躺,双下肢伸直,用力极度背伸和趾屈踝关节,持续30秒。每种动作各重复10次。 2、夹臀:如下图,平躺,双下肢自然伸直,用力夹臀,持续3分钟以上。重复10次。 二、中期:拉伸锻炼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